炎岭秋迟菊未开,重阳先日此登台。
斗边剩有双龙在,蓟北曾无一字来。
细雨微芜荒欲尽,高崖曲垒折犹回。
明朝胜事看如昨,点检萸囊映酒杯。
【注释】:
- 炎岭秋迟菊未开,重阳前一日此登台。——意思是说在秋天的炎岭上菊花尚未绽放,而此时却已到重阳节了,因此登上城北的高处来观赏。
- 斗边剩有双龙在,蓟北曾无一字来。——意思是说在斗边的山巅上还残存着两条龙的形状,而在蓟北的战场上却毫无一点消息。
- 细雨微芜荒欲尽,高崖曲垒折犹回。——意思是说细小的雨水滴落在荒芜的地面上,想要使它们消失殆尽,但是高高的崖壁和曲折的堡垒依然弯曲、盘旋。
- 明朝胜事看如昨,点检萸囊映酒杯。——意思是说明早的美景就像昨天一样,而用采摘的野果装点的酒杯则映照出秋天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怀人的诗。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远眺,但见草木萧疏,秋意浓重,于是想到远在蓟北的友人邓玄度给谏也一定在思念自己,于是便写下这首怀人之作。
首联写登高所见,是写景。诗人在登高望远时发现,尽管秋气已浓,可是在炎热的夏天盛开的菊花却没有开。这是因为“炎岭”,即炎热的南方。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突出了重阳节登高时的气候特点。
颔联写所想,是抒情。诗人看到斗边的山巅上还残留着两条龙的形状,而蓟北的战场上却没有任何声音。这里的“蓟北”指北方边境一带。“蓟北曾无一字来”一句中“一”字重复出现,与上句的“斗边”相对应,既增加了诗句的节奏美,又在音韵上显得和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和和平的忧虑之情。同时这一句也在侧面烘托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颈联写所见,是写景。诗人看到细小的雨水滴落在荒芜的地面上,想要使它们消失殆尽,但是高高的崖壁和曲折的堡垒依然弯曲、盘旋。这一联描写了秋天景色的衰败之美。
尾联写所想,是抒情。诗人在想象中看到明日的美景就像昨天一样,而用采摘的野果装点的酒杯则映照出秋天的景象。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登高所见、所想、所忆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战争、和平、友情、生活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