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今看到五羊,贲禺丛桂郁苍苍。
寒枝自爱清霜苦,润叶翻沾湛露瀼。
招似淮王能好士,佩同楚客独怜芳。
干旌岩穴无多见,分俸何劳借壁光。

【注释】

五羊:广州的别称。贲禺:地名,今广东番禺县,有郁郁葱葱的桂树。寒枝:指冬日之枝。爱:珍惜。清霜苦:指清冷的秋霜。润叶:指秋天的露水滋润了树叶。招似:比喻招揽之意。淮王:指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善养士。楚客:《史记》载,屈原曾游于楚国,自称“楚怀王客”。怜芳:爱惜花木。干旌岩穴:指隐逸山林。干,通“竿”,指插在岩石上的竹杆。借璧光:借用光亮的玉璧。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访古时所见之景,以及他对古贤人的仰慕之情。《呈谢大方伯太蒙王公四首》是组诗,此为其第一首。

开头二句说诗人到访古今中外名胜之地,看到五羊(广州的别称)山的树木茂盛,像茂盛的桂树,又见山中树木郁郁苍苍,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五羊”和“贲禺”两个地方名字连在一起用,既突出五羊这个著名的地方,也暗示了诗人对广州这个名城的重视。“五羊”在广州,而广州又是岭南地区的重要港口,自古以来就是对外贸易的要地,因此诗人在这里看到的五羊山的树木茂盛,也暗含着广州的繁荣富强之意。“贲禺丛桂郁苍苍”中的“贲禺”是地名,位于今天的广州市白云区,这里种满了桂树,郁郁苍苍,十分茂密,景色优美。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两句说:寒冷的秋风吹过,树枝上挂满霜花;而那些叶子被露水滋润得格外鲜嫩、柔软,仿佛可以触摸得到一样。这句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秋风和露水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使人感到秋风和露水都仿佛具有了生命一般,它们在树枝上翩翩起舞,仿佛是在为树枝增添美丽。这种写法生动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银白的世界之中。同时,这也暗示了秋风和露水的存在,使得树枝上的霜花显得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古贤们的仰慕之情。诗人认为古贤们能够像招揽淮王那样善于发现人才,而自己却只能像楚客一样独自欣赏花朵的美丽。这里的淮王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他擅长养士,广纳贤才,成为汉初杰出的文士之一。《史记·卷八十八·项羽本纪赞》中有这样的记载:“楚王好书,钟鼓之乐,宋子所善吹箎者,作《凤皇歌》,奏之。齐客听之,辞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为楚吟,则周道陵迟,国风缺然。”可见淮南王刘安是一个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人。而楚客则是指屈原,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也是一位爱国诗人。他曾经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当属《离骚》和《天问》。屈原的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于世,被誉为“千古绝唱”。而屈原之所以能够写出如此精彩的作品,正是因为他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心。屈原的这种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最后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古贤们的敬仰之情。诗人认为他们的品德和才能足以与玉璧相媲美。这里的“干旌岩穴”是指隐逸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思。而“分俸何劳借璧光”则是说诗人无需向玉璧借光,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块美玉,不需要借助外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里的“玉璧”是古代的一种礼器,通常用玉石制成,形状圆润、光滑。古人认为玉有美好的品质,象征着高贵、纯洁和善良。因此,人们常常用玉璧来比喻美好的东西或品德高尚的人。这里的“分俸”指的是领取朝廷的俸禄或赏赐。而“借壁光”则是借用玉璧的光辉来形容诗人自己的才华和品德。诗人自认为就像一块美玉一样,无需借助外力就能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和品德的高度自信和骄傲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古代圣贤们的深深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