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灯光接汉光,无端幽思挹清芳。
布帷欲动风旋透,竹簟初侵水并凉。
满架残书宁久厌,一庭闲草未相妨。
虚言万里能游目,不似高斋啸咏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分析。首先明确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①夜过苏汝载——苏汝载是唐代诗人苏味道的字(一说名)。“阁夜”即指作者在夜晚登楼远游时所作。

②接汉光——形容楼阁之高。据《太平御览》卷七二○引《襄阳耆旧传》,相传汉高祖时,樊哙为壮士,尝随刘邦起兵反秦,入咸阳后,刘邦下令封府库财货,与民同利,樊哙说:“夫秦为无道,故天下畔之;今乃倍其境,不封侯而王我,与天下争衡,非计也。”刘邦听后,说:“人苦不知足,既平秦矣,吾亦欲歇足。”樊哙说:“臣请往视秦王宫室,宜有以歇足。”于是樊哙夜驰至咸阳城下,因城墙太矮,未能入内,遂仰天长叹曰:“嗟乎!人之居者与所居者离矣!”后人因此用“接汉”来比喻高楼大厦之高。

③布帷欲动风旋透——帷:帷幕。帷幔一动,风便透过。形容楼阁之高,令人心旷神怡。

④竹簟初侵水并凉——簟:竹席、竹枕之类的东西。簟子刚被水浸过后,水气就沁到人的手上,使人感到凉爽。这里用来写楼阁之高,令人心旷神怡。

⑤满架残书宁久厌——残书:指未完的书稿。满架:形容藏书多。残书多,让人看不够,越看越想看。

⑥一庭闲草未相妨——闲草:闲适的草。庭院里,一片青绿的草地,没有受到任何妨碍。

⑦虚言万里能游目——虚言:虚诞之言,不切实际的空话。能游目:能够远观。意思是说,即使身居高楼大厦,也能像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一样,远观世界,不受拘束。

⑧不似高斋啸咏长——高斋:高大的斋舍。啸咏长:吟唱不止。意思是说,自己不能像古代传说中的仙人那样,远观世界,不受拘束。

【答案】

苏味道的字。这是一首登高望远的诗。首联直写所见:高阁之上,灯火辉煌,仿佛可以伸手触及天上的云彩;高阁之高,简直可以用手去摘星辰。颔联写登上高阁的感受:风拂帐幕,帘帷轻轻飘动;竹席初受水气浸润,清凉之感油然而生。颈联写登上高阁后的感慨:架上满是尘封已久的书稿,读来读去,总也感到不满足;庭院中长满闲适的青草,它们似乎并不妨碍阅读。尾联则写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不满:那些虚无缥缈的空话,虽然能使人放眼千里之外,但那又如何呢?还不如像古人所说,住在宽敞的斋舍里,吟诵不绝,畅快淋漓地歌唱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