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泪芳襟尽染丹,至今啼血未曾干。
天风一动声如诉,江水微含影已寒。
南郡有香徒烬落,华林无凤共盘桓。
美人千里魂何去,极目伤心不忍看。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秋柳
别泪芳襟尽染丹,至今啼血未曾干。
天风一动声如诉,江水微含影已寒。
南郡有香徒烬落,华林无凤共盘桓。
美人千里魂何去,极目伤心不忍看。
注释:悲秋,即悲伤秋天的来临,这里指作者因看到秋天的景象而感到悲伤。十八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组诗歌,共十八首,每首都以“咏”字开头,描绘了不同的自然景色,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感慨。效晚唐体,是指模仿唐代诗人的风格进行创作。邓玄度,是作者的朋友,也是一位擅长诗词的文人。给谏,是古代官职名,指担任谏官的人。秋柳,是一种植物,常常用来象征离别之情。
译文:离别时,泪水已经把衣襟染得鲜红,到现在还听到那悲伤的哭声没有停歇。风吹过天空,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江水微微带着寒冷的波纹,影子也显得有些凄凉。南郡有香气的草木都已经被烧毁了,华林中没有凤凰来陪伴我徘徊。美人啊,你千里之遥的灵魂去哪里了?我只能看着远方,心中充满悲伤,不忍心再看。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模仿唐代诗人的风格创作的,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社会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同时,诗中的用词也非常讲究,如“啼血”、“声如诉”、“影已寒”等,都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