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底怪事,半壁起风涛。周遭仅盈尺,常函万仞高。
日足森森海雾红,形势大类扶桑东。崩厓古树摧欲死,点缀草石俱天工。
吁嗟画工有此大奇手,又何必攀藤缘磴探泽薮。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枢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景画卷。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及其关键词注释:
区生山水图歌
咄咄底怪事,半壁起风涛。周遭仅盈尺,常函万仞高。
日足森森海雾红,形势大类扶桑东。崩厓古树摧欲死,点缀草石俱天工。
吁嗟画工有此大奇手,又何必攀藤缘磴探泽薮。
- 咄咄底怪事,半壁起风涛。周遭仅盈尺,常函万仞高。
- 咄咄:形容声音或动作很大,此处用来形容画中的山水景象震撼人心。
- 半壁:指山峰的一角,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形状。
- 起风涛:形容水势汹涌澎湃,仿佛有风浪席卷而来。
- 周遭:四周,周围。
- 盈尺:形容山的高度很小,只有一尺左右。
- 常函万仞高:常用来形容山峰极高,这里指的是山峰的高耸入云。
- 日足森森海雾红,形势大类扶桑东。
- 日足:阳光充足,阳光照得十分明亮。
- 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绿意盎然。
- 海雾红:形容海雾弥漫,如同红色的海洋。
- 形势大类扶桑东:比喻画中山川景色壮观,与东方的太阳相似。
- 崩厓古树摧欲死,点缀草石俱天工。
- 崩厓:陡峭的悬崖峭壁。
- 古树:古老的树木。
- 摧欲死:形容树木被风雨侵蚀,濒临死亡的境地。
- 点缀:形容山石、草木等自然景观恰到好处地点缀着整个画面,使之更加生动。
- 俱天工:都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吁嗟画工有此大奇手,又何必攀藤缘磴探泽薮。
- 吁嗟:感叹词,表示赞叹。
- 画工:指擅长画画的人。
- 此:这。
- 大奇手:非常出色的技艺。
- 又何必:表示没有必要的意思。
- 攀藤缘磴:指攀爬藤蔓、踏着台阶去探索。
- 探泽薮:指深入湖泊和沼泽地带进行探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山峰、云雾、树木、石头等自然景观的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山峰比作东方的太阳,描绘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象;同时,通过描写古树濒临死亡的境地以及点缀着草石的山野,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画工技艺的赞叹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