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台一片月,清光万古悬。流辉湛端水,闪铄金龙鞭。
公在端州作良牧,此月随公照林麓。复从全岭荫甘棠,天际蟾光色更煌。
山河大地流俱满,金粟随风转吐香。万古璃琉波荡漾,千门宝玉遥相向。
鉴物真堪数发毫,烛林便可消烟瘴。即今剑履去朝天,明月团团引马前。
金宫银阙看从入,乐奏钧天似可传。此时嵩台月犹灿,清辉不改留公玩。
愿将月露泻金茎,洒向东南沾欲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
诗句解释与翻译:
- 嵩台一片月,清光万古悬。(嵩台,即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
- 嵩山的月亮明亮而清澈,它的光芒穿越时空,永远悬挂在夜空中。
- 流辉湛端水,闪铄金龙鞭。(端水,指端州(今广西梧州市),金龙鞭则指装饰有金色龙纹的旗帜或战旗。)
- 月光照耀着端州的水面,波光粼粼,如同闪耀的金色龙旗。
- 公在端州作良牧,此月随公照林麓。(公,指陈邻嵩。良牧,指好的地方官。)
- 您的职位是端州的好地方官,这明亮的月亮就像您一样照护着森林和山麓。
- 复从全岭荫甘棠,天际蟾光色更煌。(甘棠,指的是柳树,古人常用来比喻贤德的人。)
- 明月再次照耀着整座山脉,使得整个天空中的蟾光更加明亮辉煌。
- 山河大地流俱满,金粟随风转吐香。(金粟,指的是黄金般的粟粒,通常用来象征秋天的丰收。)
- 大自然的山川大地都被照亮了,金黄色的粟粒随着风转动散发出迷人的香味。
- 万古璃琉波荡漾,千门宝玉遥相向。(璃琉,是一种古代的玉器,也指美玉。)
- 无数的美玉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荡漾,远方的门户中闪烁着如宝石般的光芒相互辉映。
- 鉴物真堪数发毫,烛林便可消烟瘴。(鉴物,意为鉴别物品。发毫,指书写时使用的笔尖。烛林,形容光明驱散黑暗的景象。)
- 用这些美好的事物来鉴别物体的真伪,真是值得花费笔墨去记录;用这样的光明来照亮森林,就可以消除一切瘴气和阴霾。
- 即今剑履去朝天,明月团团引马前。(剑履,指代皇帝的仪仗,这里指代皇帝。朝天,即上朝。)
- 现在您将穿上华丽的官服前往朝见天子,明亮的月亮像圆盘一样引导着您的马匹前进。
- 金宫银阙看从入,乐奏钧天似可传。(金宫银阙,形容华丽壮观的建筑。钧天,天上音乐之意,也指天宫。)
- 华丽的宫殿和高耸入云的楼宇仿佛从天上来,美妙的音乐在空中回荡,似乎可以流传到天上去。
- 此时嵩台月犹灿,清辉不改留公玩。(嵩台,同样指嵩山。)
- 当您离开的时候,这轮明月依然明亮,它的光辉不会因为您的到来而改变,仍然会留在嵩山上让您继续欣赏。
- 愿将月露泻金茎,洒向东南沾欲遍。(泄,这里是倾注的意思。)
- 希望能把这轮明亮的月亮上的露水倾倒进金瓶里,让它洒向东南方向,让那里的土地都能得到这份滋润。
赏析:
这首诗以“送”字开头,通过描绘嵩山之月的美丽景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不仅赞美自然景观的壮美,还通过使用丰富的意象来体现友情的美好和永恒。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