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公毓秀从何来,昔居赤城今燕市。
赠长白黄都阃
问公毓秀从何来,昔居赤城今燕市。
君自天上来,云中君所居。
长白山最高。
问公毓秀从何来,昔居赤城今燕市。
赠长白黄都阃
问公毓秀从何来,昔居赤城今燕市。
君自天上来,云中君所居。
长白山最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目是要求赏析诗句,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及运用的表达技巧。“万里辞家客,三年望阙情”,意思是离家万里的游子,三年间盼望君王恩泽的心情。“阴阳催短烛,丝管入新声”,意思是时光如箭,转眼又是一年,蜡烛燃尽,新的一年到来。“雪重寒庐压,貂残瘦骨惊”,意思是大雪压顶,屋外一片洁白,屋中却只有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屋内人已冻僵。“遥知故乡处
译文 水阁波光映照得很远,山亭周围景色翠绿而微暗。 樵夫的歌声从别径传来,文酒飘荡在晴朗的阳光下。 竹园里竹子长得很瘦,潭水中鳜鱼却十分肥硕。 主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带走,鸥鸟也忘记了机巧。 注释 1. 水阁(Geduo):指水上建的小楼或亭台。 2. 波光:水面上波动的光。 3. 山亭(Shanting):指山上的亭子或小楼。 4. 翠色:绿色。 5. 别径:分别的路。 6. 文酒
长城 多饮马,往往自成群。满月翻弓影,连星动剑文。风高常落雁,山险直参云。旧隶程都尉,新从霍冠军。 注释翻译赏析 诗歌原文及注释如下: - 诗句一:长城多饮马,往往自成群。 - 译文:长城边常常可以见到马匹饮马,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自然景象。 - 诗句二:满月翻弓影,连星动剑文。 - 译文:在满月的夜晚,可以看到士兵们拉弯的弓箭和闪烁的剑光映衬下的城墙。 - 诗句三:风高常落雁,山险直参云。
诗句释义及赏析 锦石奇如画 - “锦石”指的是颜色丰富、纹理精美的石头。“奇如画”意味着这些石头的美丽堪比画作,形容非常美丽。 - 注释:描述石头色彩和质感的美丽。 苔痕细作钱 - “苔痕”指的是苔藓覆盖在石头上的纹理。"细作钱"可能是指苔藓的纹理细腻如同古代的金钱纹样。 - 注释:强调石头上苔藓的细致与美观。 幽花轻压砌 - “幽花”指的是不显眼但芳香的野花
诗句原文: 城市嚣尘甚,君家自一村。牵萝护墙瓦,倚筱补柴门。岩密含云宿,林深杂鸟喧。灌园陈仲子,口吃不能言。 译文: 在喧闹的城市中,您却拥有一个宁静的村庄。用牵来的藤蔓缠绕着墙壁上的瓦片,依靠小竹补充着柴门的破损。山崖深邃,云雾缭绕;树林深处,鸟儿叫声此起彼伏。他在园中劳作,却因口吃而无法言语。 赏析: 首句通过描绘城市中的喧嚣景象,与第二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
【注释】 黯黯:暗淡。 雌雄合:比喻男女成婚或事物结合。 翻:反。 塔影:指寺庙的塔尖,倒映在水中的影子。 拔:突出。 荡漾:水波荡漾。 溉釜鬵(kuài fù zhōu):洗锅,形容水势浩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王如水公泊崧台下是送别的地点。全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以物拟人,托物言志,富有哲理性。 首联起兴。“春云何黯黯,天地互晴阴”,诗人面对春日里阴沉、阴暗、沉闷的云天
天津桥畔的女,美貌如鲜金。 鸾彩飘然难定格,云彩映照后复临。 镜花盛开荡漾中,水月相映争浮沉。 静观她容颜低语,知她心中长恨心。 注释: 1. 天津桥畔的女,美貌如鲜金:形容女子的美丽如同金子一样璀璨。 2. 鸾采飘然难定格,云光去复临:鸾鸟的羽毛虽然美丽,但难以捕捉其动态,而云彩在天空中飘来飘去,又再次映照着大地。 3. 镜花盛开荡漾中,水月竞浮沉:镜花在水中盛开,随着波浪荡漾
诗句释义 1 浮丘社寿桐柏山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浮丘这个地方为桐柏山人庆祝生日。浮丘,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寿桐柏山人,指的是一位名叫桐柏的山人。 2. 会文还此地,起草竞探玄: 意思是作者回到这个地方后,开始撰写诗文,并深入探寻玄奥的道理。“会文”指的是创作文章或诗歌;“探玄”则意味着深入研究和思考。 3. 已与嚣尘隔,偏宜爽气连: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环境的向往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雨夕”“敝帚”来抒发自己的心绪。前两句说自己无用,只能供自己独自把玩。后两句说只有独赏才是我的志趣,不能向人献上。中间两联通过写“独赏”和“投赠”的不同,表达了自己孤高自持,不与世俗为伍的意气。末联写自己落笔有神,文章能流传千秋。 【答案】 译文:用破扫帚有什么用呢?学不成屠龙术又有何用呢?应该只供自己独自把玩,不能向人献上。 注释:敝(bì)帚 指破旧的扫帚
吾家栖隐处,门外即青山。 注释:我家隐居的地方,门前便是苍青的山峦。 一雨江湖淡,三秋岁月闲。 注释:一场春雨过后,江湖变得清淡;三个秋天过去,岁月悠闲。 水静鱼从跃,天清鹤任还。 注释:水平静时,鱼儿会跃出水面;天空清朗,白鹤可以自由飞翔。 鲜食真何事,须知豹欲斑。 注释:美味的食物是生活所需,何必追求富贵荣华?要知道,真正的美在于自然本色——豹的斑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赠长白县尉》。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注释: 天生黄公为国辅,赋性能文复能武。 这是对长白县尉的赞美,认为他既有文才又有武艺,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文如旭日照祥鸾,武似平林震虓虎。 这句话比喻长白县尉文武双全,文才能像旭日一样明亮,武才能像平林中的猛虎一样强大。 常笑陆随不识兵,却愁绛灌空椎鲁。 陆随是指陆贾,汉朝的谋士;绛灌指汉初的两位功臣周勃和灌婴,他们虽然有战功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犹未已,罗浮更孤峙 - 译文:尚未结束,罗浮山又显得孤独而挺拔。 -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罗浮山景色的赞美。 2. 君从天外访罗浮,韩生相与游 - 译文:你从天外来访罗浮山,和韩生一起游玩。 -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邀请友人来到罗浮山游览,共同享受自然美景。 3. 韩生幼君十三岁,时时爱狂醉 - 译文:韩生年幼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诗的原文如下: 赠王参裕进士 举眼望千古,逍遥能几人。子瞻差解意,如来幻化身。 注释:我抬头看着千年的历史,能够逍遥自在的人能有几个人呢?您理解得恰到好处,就像如来佛的化身一样。 诗名满天地,逸气逼嶙峋。出作江湖客,入为廊庙臣。 注释:你的名字被传唱在世间,飘逸的气魄直逼嶙峋的山岳。你从江湖中走出,成为了朝廷的大臣;你又进入宫廷,成为了朝廷的官员。 鹤峰留妙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石佛寺》。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石崖古佛依石搆,丈六金身传已旧。 - 石崖上的古佛依靠岩石建造,一丈六尺高的金身已经存在很久了。 - 注释:“石佛”指的是佛像;“石构”指的是用石头建造的;“丈六”是佛教对高僧的尊称,一丈六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八左右。 2. 庄严半现露两肩,璎珞斜悬文似绣。 - 佛像庄严地半露出肩膀,身上的璎珞(一种装饰品)斜挂在身上
答张绍和 美人遗我一束书,云是平生寄兴馀。字字错落灵蛇珠,琅玕照射色不渝。 葳蕤鸾翮卷龙须,晴天吐出红氍毹。微风荡漾锦云敷,读之发竦骨欲苏。 恍若对我于冰壶,山高水深调不孤。此道卤莽久模糊,子一振之气力殊。 砥柱下挽江河趋,俯仰宇宙天为徒。阐晰坟索遵典谟,疏瀹芜秽诛逃逋。 予为蝥弧子仆姑,霓旌共建声疾呼。坐扬大雅风唐虞,凤鸣锵锵栖帝梧,毋令古瑟狎齐竽。 【注释】 1. 美人遗我一束书
旅夕柬方孟旋 方君昂藏身八尺,紫髯绿鬓双眸碧。 浩气如涵万顷潭,高情似削千仞壁。 自少读书武林城,年未二十已知名。 潮翻八月奔雷壮,日出东海红云生。 手挽金轮如欲动,力回恶浪不敢纵。 钜器羞从瓦釜鸣,利剑岂作毛锥用。 我素闻之想其人,烟水茫渺不可亲。 今春射策道相识,始信干莫固有神。 译文: 方子游身长八尺,紫色的胡须绿色的鬓发,双眸像碧玉一样清澈。 他的气势如蕴藏在万顷的湖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