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崖古佛依石搆,丈六金身传已旧。
庄严半现露两肩,璎珞斜悬文似绣。
两旁险磴列诸天,跨象乘狮据岩窦。
恒河沙数谁能名,百千万亿载无漏。
侧径盘桓到上头,攀援可出石佛后。
游人逐队嬉相从,前颠后堕迫常凑。
旋转何如蚁磨随,喧豗更似鼠穴斗。
蠹梁屼峗靡敢缘,飞削往往牵衣袖。
隙孔如堪任足扪,摩挲滑腻不能受。
欲退转视已怵魂,稍前首与膝相叩。
最苦形骸夙碍肥,却羡绝粒偏宜瘦。
余辄贾勇试先登,甘生后至超吾右。
长度须长数藉身,以手上拂如龙吼。
当险时呼一助予,平步却夸容吾骤。
咫尺翻函九折艰,远势恍接流云岫。
不因险阻易生愁,转觉幽怀缘逗遛。
尘路驱驰不暂停,稍暇偶过耽美昼。
共惊佛力广无边,怪象幻出非常觏。
何时浪迹学无生,诃林数诣持清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石佛寺》。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石崖古佛依石搆,丈六金身传已旧。
  • 石崖上的古佛依靠岩石建造,一丈六尺高的金身已经存在很久了。
  • 注释:“石佛”指的是佛像;“石构”指的是用石头建造的;“丈六”是佛教对高僧的尊称,一丈六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八左右。
  1. 庄严半现露两肩,璎珞斜悬文似绣。
  • 佛像庄严地半露出肩膀,身上的璎珞(一种装饰品)斜挂在身上,看起来就像是绣着花纹的衣服。
  • 注释:“璎珞”指的是佛教徒身上的装饰品,通常由宝石、珠宝等制成。
  1. 两旁险磴列诸天,跨象乘狮据岩窦。
  • 两边的险峻台阶上有各种神灵在列队,有骑着大象、狮子的仙人在岩石下休息。
  • 注释:“磴”指的是石阶。“诸天”指的是佛教中的天界神祇;“岩窦”指的是岩石下的洞穴。
  1. 恒河沙数谁能名,百千万亿载无漏。
  • 恒河沙的数量也难以完全描述,佛教中认为一切众生都是无始无终的,永远不会消失。
  • 注释:“恒河沙”指的是无数的沙子,用来比喻数量之多;“无漏”指的是没有烦恼和障碍。
  1. 侧径盘桓到上头,攀援可出石佛后。
  • 沿着侧面的小路盘旋而上,可以爬到佛像的后面。
  • 注释:“侧径”是指侧边的小路;“盘桓”指的是来回走动或者徘徊。
  1. 游人逐队嬉相从,前颠后堕迫常凑。
  • 游客们成队结伴玩耍,有些人在前边跌倒了,有些人则在后面追上来。
  • 注释:“逐队”指的是成队的游玩;“嬉相从”指的是快乐地一起游玩;“前颠”指的是前面的游客跌倒了;“后堕”指的是后面的游客追上来。
  1. 旋转何如蚁磨随,喧豗更似鼠穴斗。
  • 比蚂蚁转圈磨蹭还慢,声音嘈杂就像老鼠在打洞。
  • 注释:“旋转”指的是快速转动;“蚁磨随”指的是像蚂蚁一样缓慢移动;“喧豗”指的是吵闹的声音;“鼠穴斗”指的是老鼠打架的样子。
  1. 蠹梁突兀靡敢缘,飞削往往牵衣袖。
  • 蛀虫的梁柱突兀不平,人们都不敢靠近。飞落的削片往往会缠绕住衣袖。
  • 注释:“蠹梁”指的是被蛀虫侵蚀的梁柱;“突兀”指的是突出而不平;“靡敢缘”指的是没有人敢靠近;“飞削”指的是飘落的木屑或碎片;“牵衣袖”指的是衣袖被木屑缠绕住。
  1. 隙孔如堪任足扪,摩挲滑腻不能受。
  • 如果缝隙足够宽,让人的手能伸进去摸,但摸起来很滑腻,让人受不了。
  • 注释:“隙孔”指的是缝隙或孔洞;“扪”指的是用手触摸;“摩挲”指的是摩擦;“滑腻”指的是光滑而有黏性。
  1. 欲退转视已怵魂,稍前首与膝相叩。
  • 想要后退却看到自己的魂魄都吓得发抖,稍微向前一点,就感觉到自己的膝盖碰到了佛像。
  • 注释:“怵魂”指的是害怕得魂飞魄散;“首与膝相叩”指的是头和膝盖碰在一起。
  1. 最苦形骸夙碍肥,却羡绝粒偏宜瘦。
  • 最痛苦的是身体因为过去的罪孽而变得肥胖,却羡慕那些修行者能够不吃五谷杂粮,保持身材消瘦。
  • 注释:“形骸”指的是形体和肉体;“夙碍”指的是长期以来的罪孽;“绝粒”指的是不吃五谷杂粮;“却羡”指的是反而羡慕;“偏宜瘦”指的是更加适合修身养性。
  1. 余辄贾勇试先登,甘生后至超吾右。
  • 我决定鼓起勇气先攀登上去,李长史虽然后来,但他超过了我,登上了山顶。
  • 注释:“辄贾勇”指的是决定要勇敢地去尝试;“先登”指的是先上去;“甘生”指的是李长史;“超吾右”指的是超过我的位置。
  1. 长度须长数藉身,以手上拂如龙吼。
  • 我们的长度必须足够长,才能倚靠着它前进,用手去擦拭它就像是听龙的吼声一样震撼。
  • 注释:“须长数藉身”指的是需要很长的长度才能够靠在上面;“以手”指的是用手去擦;“如龙吼”指的是像听龙的吼叫一样震撼。
  1. 当险时呼一助予,平步却夸容吾骤。
  • 当遇到危险的时候,有人帮助我;当我平缓行走时,他们夸赞我的步伐迅速。
  • 注释:“当险时”指的是遇到危险的时候;“呼一助予”指的是有人在危难时刻帮助我;“平步”指的是平稳地行走;“却夸容吾骤”指的是夸赞我步伐迅速,好像很快一样。
  1. 咫尺翻函九折艰,远势恍接流云岫。
  • 近处翻过山岭就是陡峭的山路,远处的山峰好像连接着流动的云彩。
  • 注释:“咫尺”指的是非常近的距离;“翻函”指的是翻山越岭;“九折”指的是曲折的山路;“远势”指的是远处的风景;“恍接流云岫”指的是仿佛连着流动的云彩和山岫。
  1. 不因险阻易生愁,转觉幽怀缘逗遛。
  • 不因为危险的山路容易让人产生忧愁,反而觉得心情舒畅,随着山道曲折而放松。
  • 注释:“不因”指的是不因为;“易生愁”指的是容易让人感到忧愁;“转觉”指的是反而觉得;“幽怀”指的是内心的想法或情感;“缘逗遛”指的是随着山道的曲折而放松。
  1. 尘路驱驰不暂停,稍暇偶过耽美昼。
  • 我在路上不停地奔波,偶尔停下来欣赏美好的景色,度过愉快的时光。
  • 注释:“尘路”指的是尘世的道路或旅程;“驱驰”指的是不停歇地奔跑;“耽美昼”指的是享受美好的白天时光。
  1. 共惊佛力广无边,怪象幻出非常觏。
  • 我们惊叹佛的力量是如此广大无边,奇异的现象和佛像的出现是非常罕见的。
  • 注释:“共惊”指的是大家都感到惊讶;“佛力”指的是佛的力量;“广无边”指的是广阔无边;“怪象幻出非常觏”指的是奇特的现象和佛像的出现是很少有的。
  1. 何时浪迹学无生,诃林数诣持清咒。
  • 什么时候我可以远离红尘,专心修行,学习佛家清净的教义?
  • 注释:“何时”指的是什么时候;“浪迹”指的是远离尘世的修行;“学无生”指的是学习佛家清净的教义;“诃林”指的是佛教寺院;“数诣”指的是多次参拜或修行;“持清咒”指的是持有佛家的清净咒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