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停舟楫,轻衣渡石关。
烟光浮晚峒,云影出秋湾。
寺古佛亦古,僧闲犬更闲。
落霞连老树,霜叶斗红殷。
【注释】
- 游君山二首:指《登高壮观》诗。君山在洞庭湖中,为一高地,上有庙宇,因而得名。唐时诗人多有游此而作诗,故称“游君山”。
- 浅水:指湖水较浅处。
- 停舟:指停船待渡。楫:划船工具,即桨。
- 轻衣:指轻薄的衣服。
- 石关:指岩石险峻的关口。
- 烟光:指晚霞映照下的水面上的雾气。
- 峒:指山洞或洞穴。
- 云影:指云彩的影子。
- 寺古:指寺庙古老。
- 僧闲:指和尚不忙。
- 犬更闲:指看门狗更显得悠闲自在。
- 落霞:指夕阳下美丽的晚霞。
- 霜叶:指秋天的树叶。
- 殷:红色深浓。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游览洞庭湖君山时写的两首七绝之一。第一首写景抒情,第二首写人抒慨。
第一首前八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起句“浅水”点题,点明这是在湖中小洲上观赏日出。次句“停舟”点明观日出的位置在小洲上停泊的船上。三、四句写远眺所见。“烟光浮晚峒”,傍晚时分,湖面上飘来淡淡的雾气,把远处的山峒笼罩得一片朦胧;“云影出秋湾”,天边露出一抹淡淡的云彩,映出了秋夜中的港湾。这两句写景十分逼真,既写出了日出时刻的景色,也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欣喜和愉悦之情。
第三句到第六句转入抒情。“寺古”一句,说明作者来到这个古老寺庙里,心情更加舒畅,对人生充满了豪情。第七句写寺中和尚的悠闲自得。“僧闲”与“犬闲”相映成趣,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对佛家的超脱情怀。“落霞”句写夕阳西下时,湖面的景色。“霜叶”句写树林里的景色。这两句写景很优美。“斗红殷”三字形象地写出了树林里树叶的颜色,色彩鲜明,富有动感,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山林夕照图。
这首诗以景为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开阔。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全诗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充分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