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湘江推白沙,舟中人老不忘家。
偶看倦鸟怀乡土,每对秋山数岁华。
二女庙前僧作寺,三闾冢上客锄瓜。
高风千古人如在,愁向荒城起暮笳。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春天,从夔州经湘江乘舟东下时所作。当时杜甫已年近半百,流离转徙的生涯使诗人更加感到前途无望和身世飘荡不定。

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四句一韵,押的是入声十一陌韵。

首联“白浪湘江推白沙”,写诗人乘船顺水而下,只见湘江上浪涛滚滚,江水滔滔,白色的浪花翻滚着,仿佛把河滩上的白沙都冲刷掉了。这两句以动显静,用夸张的笔墨描写了眼前景象,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不平之情。

颔联“舟中人老不忘家”,意思是说,尽管我漂泊在外,已经年老了,但我仍然时时刻刻地怀念家乡,心中永远装着我的故乡。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以及他虽然身处异乡,但仍然心系故土的思想情感。

颈联“偶看倦鸟怀乡土,每对秋山数岁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当我看到那些疲倦的鸟儿在空中飞翔时,我便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每当我面对那高耸的秋山时,我便想起了自己过去的岁月。这两句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鸟儿和秋天的山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之情。

尾联“二女庙前僧作寺,三闾冢上客锄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二女庙前,有一个僧人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寺庙。而在三闾大夫的坟墓上,也有客人在那里锄草。这两句通过描绘出两个不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回忆之情和对历史的感慨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眼前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