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塘之水清而莹,倒湛星河烟雾静。源头活水滚滚来,恍然朱子方塘境。
濂溪翁,溪水照见莲花红。先生趣味已到此,练塘风景将无同。
四围有山植佳木,接翠连苍共清淑。冬温夏凉我爱之,流泉脉脉涵幽谷。
少年筑室于其间,徘徊日往非等闲。山寂寞,水澄清,读书万卷无留停。
有时执笔千行下,文章滚出青钱价。养成大用济风云,头角峥嵘谁不怕。
藏修到此工夫深,一日声名满天下。
这首诗的作者是邱懋之,是明代文学家、学者。诗中主要描绘了练塘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练塘的喜爱之情。
我们来解读一下诗歌内容。
首句“练塘之水清而莹”,描绘了练塘的水清澈透明,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这里的“练塘”指的是练塘这个地方,而“清而莹”则是形容其水质清澈且晶莹剔透。
“倒湛星河烟雾静”,描绘了练塘周围的景象。这里用“倒湛”来形容练塘水面的倒影,仿佛将整个天空都倒映在其中,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星河烟雾静”则进一步强调了天空中的星星和云雾在练塘的倒影中显得格外安静,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源头活水滚滚来,恍然朱子方塘境。”这两句描绘了练塘的源头活水,它们源源不断地涌入练塘之中,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恍然朱子方塘境”则暗示了练塘的水源与古代哲学家朱熹所说的方塘(即方形的池塘)相似,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濂溪翁,溪水照见莲花红。”这两句描述了练塘周围的景色。其中“濂溪翁”指的是一位名叫濂溪的老者,他在练塘附近的溪水中看到了盛开的莲花,这些莲花呈现出鲜艳的红色,犹如火一样璀璨。这里的“莲花红”象征着练塘的美丽和生机。
“先生趣味已到此,练塘风景将无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练塘风景的喜爱之情。他认为他已经感受到了练塘的独特魅力,这种风景是无法在其他地方找到的。这里的“练塘风景将无同”意味着练塘的风景独一无二,无法与他人相比。
“四围有山植佳木,接翠连苍共清淑。”这两句描绘了练塘周围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作者提到了四周围山上种满了优质的树木,它们的绿色植被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清新秀丽的氛围。这里的“接翠连苍”形象地描述了山林之间的绿意盎然,而“共清淑”则表达了练塘周围的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的舒适和宁静。
“冬温夏凉我爱之,流泉脉脉涵幽谷。”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对练塘四季气候的喜爱。他认为练塘冬天温暖如春,夏天凉爽宜人,这种气候让他感到十分喜爱。此外,他还提到了练塘深处流淌的泉水,这些泉水从山涧中涌出,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溪流和瀑布,为练塘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
“少年筑室于其间,徘徊日往非等闲。”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年轻时在练塘附近建筑房屋的情景。他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常常在那里漫步徜徉,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这里的“徘徊日往非等闲”表示作者对这段经历的怀念和珍视。
“山寂寞,水澄清,读书万卷无留停。”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练塘山水环境的赞美。他认为练塘周围的山峦虽然有些寂寞,但水波却清澈透明;而自己则在这样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读书,没有停下脚步。这里的“山寂寞”和“水澄清”分别形容了山和水的特质,而“读书万卷无留停”则展示了作者勤奋好学的态度。
“有时执笔千行下,文章滚出青钱价。”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创作文学作品时的豪情壮志。当他拿起笔来写作时,心中充满了激情和豪气,能够一口气写下成千上万的文字。这里的“文章滚出青钱价”意味着他的文学作品价值连城,就像滚出的金子一样珍贵。
“养成大用济风云,头角峥嵘谁不怕。”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来成就的信心。他认为自己在练塘这片沃土上养成了深厚的学识和才能,将来定能在社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众人敬仰的人物。这里的“头角峥嵘”形象地描述了作者未来的辉煌前景。
“藏修到此工夫深,一日声名满天下。”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作者通过修炼自己的知识和品德,最终在练塘这个美丽的地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声誉传遍了天下,成为了众人瞩目的人物。这里的“藏修到此工夫深”意味着作者在练塘这个地方进行了长时间的修炼和积累,而“一日声名满天下”则表明了他的名声迅速传播开来。
这首诗通过对练塘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敬意。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人生和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