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过新秋,凄清到枕头。
柳条仍带喜,荷叶莫须愁。
世事应无定,吾生自百忧。
葛巾亦无恙,空负酒人游。
【译文】
立秋后,夏日的雨已过去,凉爽的秋风又吹来,清冷的气息已经弥漫到枕边。
柳枝仍然带着喜悦,荷叶上也许还留有夏意,何必为秋天的到来而烦恼呢?
世间的事情变化无常,我们的人生也应该充满变数,我生性多忧,所以百无聊赖啊!
那葛巾也未被岁月侵蚀,只是我空负游兴,辜负了好时光。
【注释】
戊午:古代以干支纪年法表示年份,戊午指1548年。
新秋:秋季之初。
凄清:清冷。
柳条仍带喜:柳树依旧生机勃勃。
荷叶莫须愁:荷叶依然保持着夏天的模样。
世事应无定: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
吾生自百忧:我一生之中总是忧愁不断。
葛巾亦无恙:葛巾(一种用葛布制成的头巾)并未受损。
空负酒人游:白白浪费了喝酒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第一句“夏雨过新秋,凄清到枕头”,描述了夏日的雨过后,迎来了新的秋天,带来了凉意和清爽的感觉。这种转变使得人们感到舒适和愉悦,但也带来了一些凄凉和忧郁的感觉,仿佛是枕头上的清凉气息让人难以入睡,思绪万千。
第二句“柳条仍带喜,荷叶莫须愁”,则表达了对柳树和荷叶的喜爱。柳树依然保持着生命力和活力,而荷叶也依然保持着夏天的模样,无需为秋日的到来而烦恼。这里暗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于四季更替的淡然接受。
第三句“世事应无定,吾生自百忧”,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他意识到世间的事情变化无常,我们的人生也应该充满变数,因此他感到无所适从和忧虑重重。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最后一句“葛巾亦无恙,空负酒人游”,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遗憾。尽管葛巾并未受损,但作者却感到空虚和失望,因为他白白地浪费了喝酒的时光,未能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句诗句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价值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