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几学行古人俦,一别尘寰四十秋。
作令才名留贵邑,为儒清誉满凉州。
丹山凤杳瞻华彩,碧落文成载玉楼。
几度临风观国鉴,不堪呜咽悼前修。
挽知几先生
知几学行古人俦,一别尘寰四十秋。
作令才名留贵邑,为儒清誉满凉州。
丹山凤杳瞻华彩,碧落文成载玉楼。
几度临风观国鉴,不堪呜咽悼前修。
注释:
- 挽知几先生:这是一首悼念知几先生的挽诗。
- 知几学行古人俦:知几的学问行为与古人为伍。知几,唐代史学家、文学家刘知几。这里指代知几先生。俦,同类。
- 一别尘寰四十秋:分别已经整整四十年了。尘寰,人间。
- 作令才名留贵邑:担任地方官员时,他的才名留在了富贵的城镇。作令,担任官职。贵邑,富贵的城镇。
- 为儒清誉满凉州:作为文人学者,他的清誉遍布凉州。为儒,做学者,这里强调的是学术成就。凉州,唐代西北地区城市。
- 丹山凤杳瞻华彩:想象中的凤凰在丹山之上盘旋飞翔。丹山,传说中的仙山。杳,模糊不清。华彩,光彩夺目的景象。
- 碧落文成载玉楼:想象中的文化成就如同承载着玉楼一样高远。碧落,天空。文成,指文章成就。玉楼,美丽的建筑,比喻美好的文化成就。
- 几度临风观国鉴:多少次站在高处观看国家的情况。几度,多次。临风,站在高处。观国鉴,观察国家的情况,这里暗指对国家的担忧和思考。
- 不堪呜咽悼前修:无法忍受内心的哀伤去怀念过去的人。呜咽,悲痛地哭泣。悼前修,怀念过去的贤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知几先生的挽诗。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作者对知几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都有所了解,因此能够准确地描绘出知几先生的形象。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知几先生的深深缅怀之情。
首联直接点题,指出知几先生学行与古人为伍,且与自己别离已久。颔联则进一步描述了知几先生在官场和学术上的卓越成就。颈联又通过想象,将知几先生比作丹山之凤、碧落之文,赞美他的才华和学识。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知几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