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萧萧两鬓霜,闲居诗酒日徜徉。
承家有子工书法,受学宁忘教义方。
陶径菊荒秋雨冷,寿乡人去晓山苍。
铭题太史如椽笔,墓道应知有耿光。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华发萧萧两鬓霜,闲居诗酒日徜徉。
- “华发萧萧”形容老年人的白发,常用来比喻年老或忧愁的样子;“两鬓霜”则进一步描绘这种衰老的状态。“闲居诗酒日徜徉”意味着在闲暇之余,诗人沉浸于诗歌和酒精之中,享受着悠闲的时光。这里的“徜徉”意味着漫步、漫游,表现出一种随性而自在的生活态度。
- 承家有子工书法,受学宁忘教义方。
- “承家有子”指的是家中有子女,“工书法”表明这个孩子擅长书法,显示出家庭传承和文化的重视。“受学宁忘教义方”表达了即使学习了很多东西,也不会忘记其根本的道理和方法(方),强调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 陶径菊荒秋雨冷,寿乡人去晓山苍。
- “陶径菊荒”可能指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这里用以象征隐逸的生活和自然之美。“秋雨冷”描绘了秋天雨天的情景,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寿乡人去晓山苍”则可能是诗人怀念故乡的景致,“人去”可能指亲人或朋友离去,“晓山苍”则描述了清晨的山色,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铭题太史如椽笔,墓道应知有耿光。
- “铭题”意味着在墓碑上刻字纪念,“太史如椽笔”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或文官,用他们的笔墨记录历史。“耿光”可能指的是明亮、正直的光芒,象征着作者的精神或遗志。这句话整体表达的是对作者一生贡献的认可和对他精神遗产的尊重。
译文:
华发萧瑟两鬓白,诗酒逍遥度时光。
承家有子擅书法,学艺不忘教典章。
陶径菊荒秋雨凉,故乡人走映苍茫。
墓碑铭文记如椽,墓道应见耿光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的豁达、智慧和高尚情操。首句“华发萧萧两鬓霜”以老人的形象开头,既点明了年龄,也暗示了人生的沧桑与变化。第二句“闲居诗酒日徜徉”则是对诗人生活方式的具体描绘,通过饮酒作诗来放松身心,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展开,从家族到个人再到故乡的回忆与思考,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人生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才华,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