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堂筑几年,奇石复巍然。
座客乐时满,架书经乱全。
城阴篱落下,山色屋隅边。
相对已如梦,况忆十年前。

【注释】

①行乞:乞丐,讨饭;化:指广州,古称“羊城”,今为广州市。②宿李某石峰堂:在石峰寺内住下。石峰堂,位于广州越王山麓,是佛教著名寺庙之一。③因赠:即赠诗之意。④新堂筑几年:新堂建好已有几年。⑤奇石复巍然:石头又高又大,又雄伟。⑥座客:指石峰堂里的和尚们。⑦架书经乱全:书架上的书籍,被战乱弄散了一部分。⑧城阴篱落下:城墙的阴影下,篱笆旁边。⑨山色屋角边:山上的景色映在房子的角落里。⑩相对已如梦,况忆十年前:你和我相对坐着,就像做梦一样,更何况我十年前还在这里呢。11.十年:这里指过去的十年(1263-1280年),作者此时47岁。

【译文】

新建的石峰堂已经筑好几年了,奇石又高又大,又雄伟。

石峰堂里的和尚们坐在一起很欢乐,架上书籍也都被弄散了。

城墙阴影下的篱笆边上,山上的景色映在房子里的角落中。

你和我相对坐着,就像做梦一样,更何况我十年前还在这里呢。

【赏析】

此诗作于宋元兵荒马乱之交。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当前现实的感慨。

首联先写石峰堂的新筑。“几年”二字,表明时间之久。“奇石复巍然”,则写出石峰堂之壮丽。

颔联写石峰堂内的僧徒。他们在这里坐在一起,快乐地交谈。而架上的书却因为战乱而散失了。这一联,一方面写出了僧徒们的欢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

颈联写石峰堂内外之景。“城阴篱落”一句写出了石峰堂周围的自然环境;“山色屋角边”一句则写出了石峰堂建筑的布局。这两联通过景物描写,将石峰堂的美景展现出来。

尾联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顾。他回忆了自己十年前在这里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石峰堂内外之景的描绘,以及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顾,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流露出了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也正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