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纷纷落径繁,游人望望下郊原。
归云挟杖过山涧,落日题诗倚竹园。
孤鹭远翻秋浦静,乱鸦频聚夕阳喧。
夷犹月上蓬蒿处,长笛一声城外村。

秋日晚郊咏归

【注释】

①晚郊:傍晚,指黄昏时分。

②夷犹:犹豫,迟疑。

③蓬蒿: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泛指荒僻处。

④城外村:指城郊之地。

【译文】

秋风扫过枫叶纷纷落下的小径,游人望着远处的原野,久久地凝望。

归云携着拐杖穿过山涧,夕阳下他题写了诗句倚在竹园。

孤雁远飞时水面显得更加宁静,乱鸦成群时夕阳的喧闹更浓。

月上高梢时徘徊在荒野中,长笛一声后城郊村寨又恢复了平静。

【赏析】

此诗描写了秋日黄昏时作者漫步郊野的情景。

首联“枫叶纷纷落径繁,游人望望下郊原。”起句写景,点明时间与环境:枫叶纷纷飘落,道路被落叶覆盖,显出一种荒凉景象;游人站在郊外原野上眺望远方。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描绘秋天的景物。

颔联“归云挟杖过山涧,落日题诗倚竹园。”接着写诗人归去途中所见之景。云归山涧,日落竹园,景色清幽而美丽,为下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颈联“孤鹭远翻秋浦静,乱鸦频聚夕阳喧。”这是对偶句,分别写水边和树间的景象。秋浦是一条小河,岸边有芦苇,河中有水鸟,当夕阳西下之时,它们都到河边来了。树林里有许多乌鸦,当夕阳落下去时它们也聚在一起了。两句诗都是写秋日的景色。

最后一联“夷犹月上蓬蒿处,长笛一声城外村。”最后两句写诗人在野外的所见所闻。月照草蓬,笛声传来,一片寂寥之声。

全诗描写了一幅秋日郊野图,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孤独惆怅的心情。

这首诗写于元贞三年(1296),诗人因触怒权臣而被贬至岭南。诗人在《次韵答李献甫》中曾自述:“平生多病不任官,今日方知瘴雾寒。”因此诗可推测作于贬谪途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