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离多籍老儒冠,一宦曾经海岛寒。
对案斋心犹苜蓿,逢人变色是波澜。
诗篇遣兴多容易,世路无心不觉难。
近爱禅门好消落,拟将心境问求安。

【注释】

①乱离:指战乱。多籍:多,杂乱;老儒冠:指老年的学者,冠,帽子。宦:做官。一宦曾经海岛寒:指曾在海岛上做过官。海岛,即广东岛上。②对案斋心犹苜蓿:对案,摆好书桌。斋心,指专心致志。犹苜蓿:比喻心境如草一样。③逢人变色是波澜:指见到别人就会改变自己的表情。变,改变。④诗篇遣兴多容易:以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写起来并不困难。⑤世路无心不觉难:意谓在世路上行走,如果全无杂念就不会觉得道路艰难了。⑥近爱禅门好消落:近来喜欢到寺庙里去打坐参禅,因为那里的环境清静,使人心情宁静。好消落:好,喜欢;消落,这里是指消闲、休息的意思。⑦拟将心境问求安:打算将自己的心境拿来询问寻求平安。

【赏析】

《赠莫先生》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作者任徐州知州。诗中通过赞美莫君“一宦曾经海岛寒”,以及“近爱禅门好消落”等经历和性格特征,表达了对其人格与才学的崇敬与赞赏之情。

开头两句“乱离多籍老儒冠,一宦曾经海岛寒”。乱离,指兵荒马乱的年代,多指动乱时期。儒冠,指读书人的头巾。一宦曾经海岛寒,意思是说莫君曾一度在海岛上任职。

三四两句“对案斋心犹苜蓿,逢人变色是波澜”。对案,指摆好书桌。斋心,指专心致志。犹苜蓿,比喻心境如草一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面对书案,我的心思如同草地上的野草一样自然,而见到人就会改变表情。“对案”、“逢人”、“变色”都暗喻莫君的性格。

五六两句“诗篇遣兴多容易,世路无心不觉难”:用“诗篇遣兴”来形容莫君的写作态度,认为他写诗很随意,不费什么心思;而“世路无心”则形容他为人随和、淡泊,对世俗的事情没有过多的牵挂。这两句既赞美了莫君的文学才能,也表达了对他为人处世的态度的敬佩。

最后两句“近爱禅门好消落,拟将心境问求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近来喜欢到寺庙里去打坐参禅,因为那里的环境清静,使人心情宁静。拟将心境拿来询问寻求平安,这是说想要把自己的心境拿来向莫君请教,以求得心灵的安宁。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对莫君的敬仰之情,也表明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之志。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莫君的崇敬与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