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阁层台矗九成,人言此地即蓬瀛。
一经占毕惭粗浅,十载遭逢荷圣明。
高会想闻乡里盛,壮图全倚太阶平。
东山不为苍生起,翻使迂疏浪得名。

《陈约庵诗贺迁官次韵寄谢》是一首明末诗人顾清创作的七律诗,全诗如下:紫阁层台矗九成,人言此地即蓬瀛。一经占毕惭粗浅,十载遭逢荷圣明。高会想闻乡里盛,壮图全倚太阶平。东山不为苍生起,翻使迂疏浪得名

从“紫阁层台矗九成”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中的紫阁和层台,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壮丽建筑,给人以崇高和宏伟之感。“人言此地即蓬瀛”则可能指的是这个地方像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一般,充满了神奇和美妙的色彩。而“一经占毕惭粗浅,十载遭逢荷圣明”则表达了诗人在经过十年的努力后,深感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仍然浅薄,但同时也庆幸能够遇到一个明智的领导,得到了圣明皇帝的赏识和支持。

“高会想闻乡里盛,壮图全倚太阶平”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繁荣和发展抱有期待和信心。“东山不为苍生起,翻使迂疏浪得名”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名利的看法。他认为自己虽然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但如果只是为了名声而不为人民做出实质性的贡献,那么即使得到了虚名也无实际意义。

“东山不为苍生起,翻使迂疏浪得名”这两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谦逊和淡泊,他不希望因为个人的虚荣而忽视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这种精神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对于道德操守的追求和坚持,也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

《陈约庵诗贺迁官次韵寄谢》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政治观念以及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