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归来仅两春,少闻官长爱斯民。
适逢被水连三岁,始见忧时只一人。
正是群黎交颂德,如何二竖遽亡身。
老夫虽未沾私惠,公论难忘泪满巾。
【注释】
金县丞:唐时县尉之职。金,指唐时河南府金城县(即今河南洛阳市东)。
适逢:恰逢。
交颂德:相互称赞美德。
二竖:指作者自己和其弟。二竖:古人称兄弟为二竖。
【赏析】
此诗是元代文学家揭傒斯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元贞二年(1296),当时诗人正任金县丞。元朝初年,金县曾发生水灾,县尉在三年内两次死难。揭傒斯为此作此诗以悼念他。
全诗前四句写县丞的政绩与遭遇。后四句写县丞的人品与节操,最后两句抒发自己的感慨。
“患难归来仅两春”,意思是说县丞刚刚从患难中归来,只有短短两年的时间。“少闻官长爱斯民”,意思是说县丞少有听闻官员们爱护百姓,关心人民的疾苦。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矛盾,实际上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它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官场上能够做多久,取决于他的政绩和品德。只有那些真正为人民服务,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才能够赢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而那些只顾自己享乐,不关心人民的官员,最终只会落得悲惨的结局。
“适逢被水连三岁,始见忧时只一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正好遇上连年大水,三年都未能退去,才看到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只有一个人。这里的“适逢”指的是恰好遇到了大水,“连三岁”指的是连续三年的大水。“始见忧时只一人”则是指在这三年里,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才只有一个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县丞的同情和赞赏之情。他看到县丞在三年里遭受了如此多的困难和挫折,却依然坚守岗位,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的安危而忧心忡忡。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敬佩啊!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县丞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忠诚的县丞,国家才能度过难关,继续前行。
“正是群黎交颂德,如何二竖遽亡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正当百姓们都在赞扬他的时候,他却突然去世了。这里的“群黎”指的是百姓们,“交颂德”则是形容百姓们都在称赞他的美德。然而,这位忠诚的县丞却在百姓们的赞誉声中突然去世了。这里的“二竖”指的是诗人自己和他的弟弟两个人。他们本是一对兄弟,但在这场灾难面前,他们却只能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县丞的深切哀悼之情。他看到县丞在生前得到了百姓们的广泛赞誉,但他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英年早逝。这种悲痛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伤。因为他无法亲自参与那场灾难的救援工作,只能在一旁默默祈祷县丞能够安全度过难关。
“老夫虽未沾私惠,公论难忘泪满巾”,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我没有得到任何个人的恩惠,但是大家对我的评价却是刻骨铭心的。这里的“老夫”指的是诗人自己,“公论”则是指大家的评价或议论。这里的“泪满巾”则是指诗人因为听到县丞的事迹而感动得流泪满面。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县丞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他虽然没有直接受益于县丞,但大家在背后对他的评价却是非常高的。这些评价不仅让他感到自豪和欣慰,更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荣誉感和责任感促使他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忠诚、敬业、关心人民的县丞形象。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县丞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