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淇园带雨移,春风又见长孙枝。
夜来月映南州榻,一段高情孰许知。

【注释】

题写竹赠陈九我:题写竹子,送给陈九我。淇园:淇园亭,在今河南安阳市。长孙枝:指柳宗元的儿子柳子厚,当时任柳州刺史。南州榻:即南楼,在今湖南零陵。月映南州榻:指作者在南楼的床上看到月光。高情:指高尚的情操、志向。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以题写竹赠给好友陈九我而作。诗中借咏竹抒怀,托物寄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全诗四句,每一句都紧扣一个关键词,如“竹”、“淇园”等。

第一句:“记得淇园带雨移”。诗人回忆了与朋友一起在淇园亭边散步的情景。淇园亭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园林,两人曾在那里赏花、品茶,共度美好时光。然而,由于一些原因,这次相聚却带着离别的忧伤。第二句:“春风又见长孙枝”,暗喻柳子厚,他当时正在担任永州的长官,柳宗元和儿子一起在永州,但因遭贬谪,他们只能相见于梦中。第三句:“夜来月映南州榻”,点明了诗人所在的地点——南楼的床榻上,此时正值深夜,明月当空,诗人不禁想起与陈九我在淇园亭的欢乐时光。第四句:“一段高情孰许知”,诗人感叹自己的志向高洁,只有陈九我才能理解这份心意。这四句话,通过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将柳宗元比作长孙枝,既表现了他对柳宗元的怀念之情,也展现了柳宗元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将明月映照在南楼床上的场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