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翁生事少,佳兴在樵渔。
野客陪尊俎,朝官问起居。
月移窗上竹,风乱枕前书。
寂寞百年后,方知有宁蘧。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王维。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主翁生事少,佳兴在樵渔
  • 主翁:这里指隐居山林的主人。
  • 生事少:意味着生活简单,没有太多俗事烦扰。
  • 樵渔:指的是山中砍柴和捕鱼的活动,是隐士生活中的一部分。
  • 佳兴:美好的兴趣或乐趣。
  • 在樵渔:在采集柴火和捕鱼的过程中寻找乐趣。
  1. 野客陪尊俎,朝官问起居
  • 野客:指外来的客人,可能是游历者或过客。
  • 尊俎:古代宴饮时用来摆放酒杯和肉块的器具。这里暗示与隐士的交往可能带有敬意。
  • 朝官:朝廷官员,这里指那些来访的官员。
  • 问起居:询问隐士的生活和健康状况,显示出官员对隐士的关心。
  1. 月移窗上竹,风乱枕前书
  • 月移窗上竹:月亮移动,映照在窗户上的竹子的影子也随之改变。
  • 风乱枕前书:风吹动枕头前的纸张,导致书本的位置发生混乱。
  •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自然景象的变化和对书籍造成的轻微扰乱,体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1. 寂寞百年后,方知有宁蘧
  • 寂寞百年后:表达了对隐士生活孤独的感慨,一百年的时间过去,他依然保持着这样的生活状态。
  • 宁蘧:古代对贤人的美称。
  • 此句意指只有隐士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即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隐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美好。诗中的“樵渔”和“尊俎”反映了与外界交流的场景,而“月移窗上竹,风乱枕前书”则展示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最后一句“寂寥百年后,方知有宁蘧”,则深刻地表达了隐士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平凡生活的珍视。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本真的哲学思想,是王维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