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川破屋不全抛,若比扬雄欠解嘲。
稚子何心守环堵,旁人应笑卷重茅。
谁怜门树乌三绕,自爱云松鹤一巢。
安得万间寒士庇,无令风雨藓痕交。
诗句解释:
- 故山敝庐不庇风雨告归补葺述事兴怀: 描述了作者因故离开家乡,在简陋的住所里生活,并因此感慨。“故山”指的是旧居,“敝庐”意为破旧的房子。“不庇风雨”意指没有遮雨的地方。“告归补葺”表示准备回乡。“述事兴怀”则表达了因思乡而引发的情感和思绪。
- 玉川破屋不全抛,若比扬雄欠解嘲: 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破屋比作《庄子》中的神人(玉川子),形容其不受外界影响,保持独立与自由的精神。“若比扬雄”则是与汉代著名辞赋家扬雄相比,扬雄以文才著称,此处可能是想表达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志向坚定,不被世俗所扰。
- 稚子何心守环堵,旁人应笑卷重茅: 描述了家中孩子对环境的不满,他们不愿意被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环堵”是环绕着的墙,“卷重茅”可能是指屋顶覆盖了厚厚的茅草。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限制。
- 谁怜门树乌三绕,自爱云松鹤一巢: 这里的“谁怜”和“自爱”都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羡慕。树木、鸟儿等自然元素在这里象征着简单而美好的生活方式。
- 安得万间寒士庇,无令风雨藓痕交: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平民百姓的同情和关怀。他渴望能够庇护许多像他一样的贫困者,使他们免受风雨侵袭。“无令风雨藓痕交”则是希望他们能够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翻译:
故山敝庐不庇风雨告归补葺述事兴怀
我那破旧的家园无法抵御风雨,我决定回去修补房屋,并叙述我的感受。
玉川破屋不全抛,若比扬雄欠解嘲。
就像庄子所说的神人,我宁愿抛弃世俗的束缚,也不愿像扬雄那样被世俗所累。
稚子何心守环堵,旁人应笑卷重茅。
家里的孩子们怎么会忍受狭窄的空间呢?别人看见会嘲笑我们住着沉重的茅草屋顶。
谁怜门树乌三绕,自爱云松鹤一巢。
谁会同情门前的那棵老树,它已经盘旋了三圈,而我更爱云中的松和山中的鹤,它们都有一个安静的巢穴。
安得万间寒士庇,无令风雨藓痕交。
愿有朝一日能庇护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寒士,让他们不再遭受风雨侵蚀,让墙壁上没有风化的苔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庄子的神人形象和自己的处境,诗人展现了内心的自由与超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喻,抒发了一种淡泊明志、追求自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