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高处接云涯,突兀遥瞻汇泽西。
拂曙岚光浮剑戟,排空清气豁端倪。
岷峨地接南条尽,吴楚天连北斗低。
寄语东林陶靖节,渔郎今在武陵溪。
【注释】:
晴空万里,山势高耸入云,匡庐之巅直接云端。遥望汇泽,其景壮观。拂晓的山间雾气,犹如剑戟般锋利,清风吹来,带来一丝丝清新的空气与开阔的视野。岷峨地脉,南条山脉,连接着吴楚之地,北斗星低垂在天边。寄语东林陶靖节,如今已到武陵溪旁。
【赏析】:
这首诗以“晴天庐阜”为引子,描绘了匡山的壮丽景色。诗中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词,如“高耸”、“遥瞻”、“拂曙”、“浮剑戟”、“排空”、“豁端倪”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匡山的雄伟、高远和气势磅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整个景象更加鲜活灵动。
诗人又描绘了汇泽的景观。汇泽作为匡山的一部分,也是匡湖的一部分,是匡山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在这里用“岷峨”来形容汇泽,既突出了汇泽的地理位置,也表达了对汇泽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利用了“南条”和“北斗”这两个地理概念,将汇泽与吴楚、蜀地联系起来,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最后一句“寄语东林陶靖节,渔郎今在武陵溪”,是诗人对匡山美景的赞美和向往。诗人通过引用古人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这种表达方式既显得文雅有内涵,又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这首诗通过对匡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