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满平畴花满川,犁牛将犊傍花眠。
鹭鸶飞断横塘雨,布谷啼开野树烟。
珑上一蓑如昨梦,隆中三顾是何年。
莫因微禄淹山邑,负郭今闲二顷田。

【诗句释义】

秧苗长满了平坦的田野,花朵布满了流淌的河川。犁牛和犊子在花丛中休息,悠闲自在。

鹭鸶飞断了横塘的雨幕,布谷鸟啼声在野树枝头升起。

隆中一蓑如昨日梦中,三顾茅庐是何时的事情?

不要因为微薄的俸禄而困居山中,负郭之地如今空闲着二顷农田。

【译文】

田野上插满秧苗,河水里开满花朵。耕牛和小牛在花丛里打盹。

鹭鸶飞过断掉的横塘,布谷鸟在野树间欢唱。

诸葛亮隆中隐居,刘备三次登门拜访。

莫要因官位低微而困守乡间,负郭田庄如今空余二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萧大有应友人请托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秧满平畴花满川”,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秧苗和花朵遍布田野,生机盎然。这里的“秧”指的是稻谷、水稻等农作物,而“花”则是指各类花卉。诗人通过对比,将田野上生长的农作物与河边盛开的花卉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第二句“犁牛将犊傍花眠”,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场景。这里提到了耕牛和犊子,它们在花丛中休息,悠然自得。诗人通过对耕牛和犊子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第三句“鹭鸶飞断横塘雨,布谷啼开野树烟”,则是将视线转向了天空。鹭鸶在雨中飞翔,布谷鸟在野树间啼鸣。这里的“断”字形象地描绘了雨中的景色,仿佛雨水在空中飞舞,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布谷鸟的鸣叫声也给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第四句“珑上一蓑如昨梦,隆中三顾是何年”,则引入了历史典故。诗人用“一蓑”来比喻自己的身份,表示自己如同一位农夫般平凡。而“隆中三顾”则是指刘备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的故事。诗人通过引用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最后一句“莫因微禄淹山邑,负郭今闲二顷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诗人认为,不应该因为微薄的俸禄而沉溺于官场之中,而是应该像杜甫那样过着简朴的生活,享受田园之乐。同时,诗人还提到自己的负郭田庄如今空余二顷,表达了对自己田园生活的满足和珍惜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融入了对友情和历史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富有哲理意味,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