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儒未必工文章,三碗浪说搜枯肠。佳期三五夜不寝,起舞皓月回清光。
妻孥大醉我独醒,仰看桂花月中影。欲读茶经且复休,漫写狂歌发深省,安得相从赋石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诗歌句子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把握诗文的词义,尤其是重点词语的意思,如重点字词“桂”“赋”等。然后根据句子的语境和句式特点来分析判断。此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特殊情况的古汉语现象。

(1)

寒儒未必工文章,三碗浪说搜枯肠。佳期三五夜不寝,起舞皓月回清光。妻孥大醉我独醒,仰看桂花月中影。欲读茶经且复休,漫写狂歌发深省,安得相从赋石鼎。

译文:

寒儒未必工文章,三碗却能搜枯肠。中秋佳期不睡觉,举杯起舞月光清。妻子儿女皆沉醉,唯独自己醒着看,抬头看着桂花树的影子映在天上。想读茶经暂时放下,随便写下狂歌自省,怎能够与您共饮一壶?

赏析:

开头两句是全诗总提,点明作诗的缘由。诗人因中秋之夜与友人分饮陆羽泉之水而作此诗。诗人自称寒儒,但并不以文章为事,只是喝了三碗水就大谈搜枯肠之事,可见酒量之大、才情之高。接着两句转入正题,描写赏月饮酒的情形。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人们欢聚一堂,畅饮美酒,欣赏月色。“佳期”二字既点明了时间又是诗人对这一良辰美景的感受。“三五夜”指月亮圆的时候,“不寝”则表明了饮酒赏月的兴致很高。“起舞”一句写出了诗人饮酒后的欢快心情。这两句是第一部分的内容,表现了诗人赏月饮酒时的豪兴。

第三联是第二部分的内容,表现了诗人赏月饮酒后的心情。“妻孥大醉我独醒”一句,既是对前文“起舞”的具体描绘,又进一步突出了“独醒”的意境。“仰看”二字表明了诗人的心境。“桂花月中影”一句写诗人仰头看到地上洒满了桂花树的影子,形象逼真。“桂子飘香”出自屈原《九歌·少司命》“桂棹兮兰枻,击空明兮溯流光。”

第四联是第三部分的内容,表现了诗人独自面对明月时的感慨。“欲读茶经”一句表明了诗人想要读《茶经》(唐代陆羽著)的愿望,但一时又不想读它;“漫写狂歌”一句表明了诗人随意挥笔写下的狂歌,表达了他内心深沉的感慨;“安得相从赋石鼎”一句表明了诗人想要与朋友一起赋诗于石鼎的愿望,但又不能实现。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