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枝上聚么禽,相逐相呼乐意深。
偷入太仓时一饱,岂知鸣鹤在东林。

杂题画·其十九·阙

海棠枝上聚么禽,相逐相呼乐意深。
偷入太仓时一饱,岂知鸣鹤在东林。

诗意解析:

  1. 海棠枝头:描绘了海棠树的枝叶间,鸟儿们或聚集或飞舞的情景。这一句通过“海棠枝上”和“聚么禽”两个关键词,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面,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2. 相逐相呼:进一步描绘了这些鸟儿之间相互追逐、相互呼唤的场景。这里的“相逐相呼”不仅表达了鸟儿之间的亲密无间,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和谐共生。
  3. 偷得一餐:此句以“偷入太仓时一饱”作为过渡,描绘了这些鸟儿如何巧妙地利用机会,从仓库中偷取食物的情景。这里“偷入太仓”与“时一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鸟儿的机敏和机智,也反映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
  4. 鸣鹤之误:最后一句“岂知鸣鹤在东林”,则转向了另一幅图景。这里通过“岂知鸣鹤在东林”这一反问,表达了对这些鸟儿被误解为“鸣鹤”的遗憾之情。这不仅是对这些鸟儿命运的关注,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

赏析与讨论:

  1. 自然和谐之美: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世界中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这种美不仅仅体现在鸟儿之间的互动上,更体现在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之中。这种美是无声的,但却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
  2. 生态智慧的体现:在这首诗中,鸟儿们通过“偷入太仓时一饱”、“鸣鹤之误”等情节,展现出了一种超乎寻常的生态智慧。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警示和反思。
  3. 文化内涵的丰富: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更是对生命、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人类永恒的话题。
  4. 艺术表达的魅力: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简练而生动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诗句之间的过渡和转折也非常自然流畅,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杂题画·其十九·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智慧的自然世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界中生物间的和谐共生,也可以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