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南州徐孺子,灌园日在青山里。
手种缘溪千树桃,落花出洞随流水。
陇上辍耕仍读书,日斜犹是带经锄。
紫芝如掌谁能得,黄独为粮自足储。
我欲相从拾瑶草,洞庭始波春渺渺。
寄书为问东园公,勿复悠悠橘中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题徐氏东园灌夫卷》。
诗句:
- 我爱南州徐孺子,灌园日在青山里。
- 手种缘溪千树桃,落花出洞随流水。
- 陇上辍耕仍读书,日斜犹是带经锄。
- 紫芝如掌谁能得,黄独为粮自足储。
- 我欲相从拾瑶草,洞庭始波春渺渺。
- 寄书为问东园公,勿复悠悠橘中老。
译文:
我喜爱南方的徐家子弟,在青山之中浇灌园子。
他手植缘溪的千棵桃树,桃花落时从洞口流出溪水。
陇上停止耕作继续读书,夕阳西下还拿着经书锄地。
紫芝就像手掌一样容易得到,黄精是粮食自然足够储备。
我想追随他一起去采摘瑶草,洞庭湖开始泛起春意盎然。
写信向他询问东园公的事,不要再在橘子树下悠然自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田园诗,通过描写徐家子弟在青山之中浇灌园子、手植缘溪的千棵桃树、陇上停止耕作继续读书等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我爱南州徐孺子,灌园日在青山里。”直接引出了徐家子弟这个人物,并通过“灌园”这一动作描绘了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同时,“青山里”也暗示了徐家子弟所处的地理位置,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
第二句“手种缘溪千树桃,落花出洞随流水。”则具体描绘了徐家子弟亲手种植的桃树,以及桃花飘落的情景。这种生动的画面使得读者仿佛能够闻到花香,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同时,“流水”一词也增添了一种动态美,使得画面更加鲜活。
第三句“陇上辍耕仍读书,日斜犹是带经锄。”进一步描绘了徐家子弟在田间劳作的同时依然坚持学习的情景。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而“带经锄”则巧妙地将农耕活动与学习结合了起来,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第四句“紫芝如掌谁能得,黄独为粮自足储。”则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于自然界中珍贵资源的珍视之情。这里的“紫芝”和“黄独”都是珍贵的药材,而“紫芝像手掌一样易得,黄独是食物自给自足”则强调了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句“我欲相从拾瑶草,洞庭始波春渺渺。”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徐家子弟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这里的“瑶草”指的是珍稀植物,而“洞庭始波春渺渺”则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洞庭湖水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色。这种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正是我们所需要具备的品质。
最后一句“寄书为问东园公,勿复悠悠橘中老。”则是诗人对徐家子弟的祝福和期望。这里的“东园公”指的是徐家子弟的老师或朋友,而“不要在橘子树下悠然自得”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他们能够有所追求,不要满足于现状的意思。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整首诗通过对徐家子弟的描绘和对其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勤奋好学精神的赞扬。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珍惜自然资源、勇于探索未知世界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