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了黄沙债,偿他止一身。
便从今日死,已是旧朝人。
乞食真惭粟,看书若有神。
无端思故事,数点泪沾巾。
诗句解释与赏析:
- 未了黄沙债,偿他止一身。
- “黄沙债”在这里指代的是死亡的债务,即生命的终结。诗人表达了对生死的感悟,认为自己的生命虽已走到尽头,但责任尚未完结。通过“偿他止一身”这句话,诗人展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和对死亡的豁达接受。
- 便从今日死,已是旧朝人。
- 这里的“旧朝人”指的是古代的人,诗人用此来表达自己的一种超脱感,即使今天死去也是在往昔的时光中,如同一个古代的游子一般,对生死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淡然态度。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知。
- 乞食真惭粟,看书若有神。
- 这部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因为生计而不得不向人乞食,这种生活状态让他感到惭愧;另一方面,他通过阅读书籍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和慰藉。通过读书,诗人似乎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然,尽管生活的贫困让他无法完全摆脱物质的束缚。
- 无端思故事,数点泪沾巾。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感伤。“思故事”意味着诗人在思考过去的人和事,这些回忆可能给他带来了悲伤或怀念的情绪。而“数点泪沾巾”,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泪水沾湿了手巾的情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助。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死亡的态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挖掘和对生死的豁达看法。诗中融入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通过具体的诗句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整体上,诗歌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层次探索的主题,是一首具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