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宗夙所仰,开藏见高名。
道德传东海,袈裟搭上京。
开堂龙象踏,卓锡鬼神惊。
多少南来衲,皇途渐荡平。

【注释】

北宗:禅宗的北宗,指临济宗。开藏:即“开山”。见高名:意谓仰慕他的高名。

东:指东海。袈裟:佛教徒所穿的黑色长袍。上京: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因少林寺而著名。

开堂:寺院中设立讲坛,为僧众说法处,称为开堂。龙象:佛经里说,释迦牟尼佛有四牙大像,是龙王变化而成,故称龙象。卓锡:佛教仪式之一。以一锡杖投地,表示立誓。鬼神:迷信者认为能害人的动物。

多少:很多,许多。皇途:帝王之路。荡平:平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北方禅宗大师的颂扬之作。

首联写这位大师受到人们崇敬的原因。“开藏”,即开山。“高名”,指的是高尚的名声。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仰慕大师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地位的愿望。

颔联写大师的道德品质和学识。“道德传东海”,意思是大师的道行和学问像东海一样博大精深。“袈裟搭上京”,意思是大师的袈裟就像搭在京城上的桥一样横跨东西方,象征着大师的高超技艺和广博知识。

颈联写大师的教化作用。“开堂龙象踏”,意味着大师开堂讲法时,就像龙象那样威武庄严;“卓锡鬼神惊”,意味着大师施舍给鬼神时,就像掷下锡杖那样令鬼神感到震惊。这两联描绘了大师在教化众生方面的卓越才能。

尾联写大师的伟大成就。“多少南来衲”,意谓从南方来的和尚们,都受到了大师的教诲和影响,使得他们的修行之路更加顺畅。“皇途渐荡平”,意谓大道逐渐走向平坦。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大师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大师的敬仰之情,又反映了佛教文化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