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诵何曾习,幽幽我自亲。
过云如近性,古木愿为邻。
午睡无多事,平生只一真。
客来添礼数,知是世间人。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的诗。禅诵(shànsòng):读佛经。何曾(nóng)习:从未学过。幽(yōu)幽幽:深远的样子;亲:亲近。过云如近性:形容云彩飘忽变幻,如同人的意志一样能随意变化。古木:枯树。愿为邻:愿意成为邻居。午(wǔ) 睡:午休。无多事:没有太多的事要处理。平生:生平,一生。只一真:只有真诚的心。知:知道。世间人:普通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闲居无事时即兴而作,表达了他超脱尘世,与自然相亲相依的悠然情怀。
首句“禅诵何曾习”,直接点出诗人在佛门中修行,诵读佛法,但自己却从未真正学习佛法。这一句看似矛盾,实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次句“幽幽我自亲”,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自然的亲近。这里的“幽幽”既指自然环境的深邃、幽静,也暗喻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冷;“自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接下来三句“过云如近性,古木愿为邻”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向往。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彩和古树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志,使得它们仿佛有了生命,能够与人交流。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亲密的联系。
最后两句“午睡无多事,平生只一真”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描绘。这里,“午睡”指的是午休时间,“无多事”表示轻松自在;“平生只一真”则表达了诗人追求真诚、质朴的生活理念。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丰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在面对世俗纷扰时所持的一种超然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