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笼中物,高飞不自繇。
鼎烹何足恨,纲解转添愁。
独叫黄沙远,频行竹径幽。
主人情意重,岂为稻粱谋。

【注释】:

庭前四首:即《孤雁行》。庭,院。四首,指四句。

笼中物:比喻被关在笼子里的鸟。

高飞不自繇:高飞,不受约束,不自由。自繇,自由。

鼎烹何足恨:用鼎来烹杀它,又有什么值得怨恨的?鼎,古代烹饪用具,多用铜制成,形状像锅,中间有隔板。烹,烹调。

纲解转添愁:解开了鸟的网,反而增添了忧愁。

独叫黄沙远:只有叫声从远处传来。黄沙,这里指沙漠,暗喻牢笼。

频行竹径幽:经常在曲折幽深的竹林小路上行走。

主人情意重:主人对这只孤雁情意很深重。

岂为稻粱谋:难道是为了稻粱(稻谷和豆饼)吗?稻粱是养家糊口的食物,借以比喻生活来源。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通过写孤雁的遭遇,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寓意深刻。

“可是笼中物,高飞不自繇”二句,点题明旨。首联起兴,写孤雁虽身入樊笼,却依然展翅欲飞;颔联承上启下,写笼中的雁虽然不能展翅飞翔,但它仍会发出凄厉的哀鸣,反衬诗人的孤独与悲愤;颈联由物及人,写孤雁在樊笼之中仍然努力地寻找出路、挣脱束缚,表现了孤雁的顽强精神,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不甘屈服的性格;尾联进一步抒情,写孤雁尽管受到主人的重视和爱护,但仍不免感到孤独无助,因为自己的存在只是为了供人饲养,没有真正的自由。这两句集中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愤慨之情。

这首诗以物喻人,以景寓情,寄寓了诗人的愤激之情。全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给人以极大的艺术震撼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