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长安乐,何如东海隅。
夜寒闻鹤语,榻短学僧趺。
兴至诗涂壁,饥来雪满盂。
西邻迁客在,镇日待招呼。

不识长安乐,何如东海隅。

夜寒闻鹤语,榻短学僧趺。

兴至诗涂壁,饥来雪满盂。

西邻迁客在,镇日待招呼。

注释:

  1. 不识长安乐:长安是古代的都城,这里指代繁华热闹的都城生活。
  2. 何如东海隅:东海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代偏僻宁静的地方。
  3. 夜寒闻鹤语:夜晚寒冷时,听到鹤的叫声。
  4. 榻短学僧趺:榻(zhuō)是床的意思,短榻即矮床。学僧趺即坐禅的姿势,表示静坐修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矮床的缘故,不能像僧人那样静坐修行了。
  5. 兴至诗涂壁:兴至即兴致来了,涂壁即在墙壁上画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兴致到了,就在地上画起壁画来。
  6. 饥来雪满盂:饥来即饿了,满盂即满满的一碗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饿了的时候,只能吃一碗雪白的饭了。
  7. 西邻迁客在:西邻是西边的邻居,迁客即被贬谪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西边的邻居就是那些被贬谪的人。
  8. 镇日待招呼:镇日即整天,招呼即招待、款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整天都在招待他们。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首联“不识长安乐,何如东海隅”表达了诗人对长安都市繁华生活的不屑一顾,他认为相比之下,隐居于东海隅的生活更令他满意。这句诗以对比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喜好,体现了他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情怀。
    颔联“夜寒闻鹤语,榻短学僧趺”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孤独和寂静。夜深人静时,诗人听到了鹤的鸣声,但因为矮床的原因,他无法像僧人一样静坐修行。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颈联“兴至诗涂壁,饥来雪满盂”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创作和生活的艰辛。他虽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由于条件有限,只能在墙壁上作画,或者用雪水充饥。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也表达了他生活的艰苦和不易。
    尾联“西邻迁客在,镇日待招呼”则揭示了诗人隐居生活背后的社会现实。西邻的迁客们都是那些被贬谪的人,他们每天都在等待着诗人的招待和款待。这句诗既反映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也揭示了他与世俗社会的疏离和隔阂。
    整首诗以诗歌为媒介,通过描绘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表现了他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