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携筇,多因访远松。
独行深雪路,忽听隔溪钟。
得句鸣寒谷,持云赠别峰。
自来无定止,到处幸能容。

注释:

  1. 无事不携筇,多因访远松:没有事情的时候,总是携带筇竹杖,因为要去拜访远方的苍松。
  2. 独行深雪路,忽听隔溪钟:独自一人行走在深深的雪地上,突然听到隔溪的钟声。
  3. 得句鸣寒谷,持云赠别峰:吟诗作赋时,声音在寒冷的山谷中回荡;手持云雾送给分别的山峰作为纪念。
  4. 自来无定止,到处幸能容:自己从来就没有固定的归宿,但到处都能容纳我的心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场景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联“无事不携筇,多因访远松。”诗人以“筇”字起兴,表达了自己闲适悠然的心态。筇竹是一种轻便的竹制手杖,常用来登山涉水或游览山水名胜。这里的“筇”,既指筇竹,也隐喻诗人的心境。无事不携筇,意味着诗人经常外出游赏,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多因访远松,则是说诗人为了寻找那片遥远的松林而不惜跋涉千里。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面,诗人带着筇竹杖,四处寻找美丽的风景。
    颔联“独行深雪路,忽听隔溪钟。”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独自行走在深深的雪地上,耳边传来隔溪的钟声。这里的“深雪”和“隔溪”都营造了静谧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钟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
    颈联“得句鸣寒谷,持云赠别峰。”则是诗人在山居生活中创作的诗句。他吟咏着诗句,让它们在寒冷的山谷中回响;他手持云雾作为礼物,赠送给离别的山峰以作纪念。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的感悟。
    尾联“自来无定止,到处幸能容。”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感慨。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从来没有固定的地方,但是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世界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中的美景与情感,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