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南中士,东来道阻长。
何须问姓字,自可共冰霜。
碛大堪埋骨,天空欲断肠。
相看强相笑,不敢问家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喜无为三子至二首》,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并附上注释、译文和赏析。

  1. 见说南中士,东来道阻长。
    注释:听说南方的士人,向东而来道路艰难漫长。
    译文:听说来自南方的士人,从东边来的道路非常遥远。
    赏析:诗中表达了对南来的人的关切,他们远离家乡,历经艰辛才到达这里,因此诗人对他们表示了敬意和同情。

  2. 何须问姓字,自可共冰霜。
    注释:何必问他们的姓名,自然可以和他们一同承受严寒。
    译文:何必询问他们的姓氏呢?自然可以和他们一起承受严霜。
    赏析:诗人通过“何须问姓字”表达了对南来的人的关心,他们无需担心自己的姓名会被提及。而“自可共冰霜”则表明了对他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3. 碛大堪埋骨,天空欲断肠。
    注释:沙漠辽阔足够埋没骨头,天空高远似乎要切断我的思绪。
    译文:沙漠辽阔到足以掩埋尸体,天空高远得像要割断我的思绪。
    赏析:这里的“碛大”形象地描绘了沙漠的广阔,而“天空欲断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如同天空般高远、深沉。

  4. 相看强相笑,不敢问家乡。
    注释:我们互相看看,只能勉强地相互微笑,不敢提起家乡的事情。
    译文:我们相互看看,只能勉强地相互微笑,不敢提起家乡的事情。
    赏析:诗人在面对远方的来客时,虽然内心充满了敬意和同情,但同时也感到无奈和辛酸,无法与他们分享家乡的喜悦,只能默默地陪伴在旁。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远方来客的关心和祝福。通过对南来士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离别和重逢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