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千任所之,林林何处不生悲。
一枝竹杖知难带,万顷愁云依旧随。
定上鼎湖新鬼泣,旋归庾岭小儿嬉。
多年已是冰霜惯,莫畏寒边苦欲离。

【注释】

  1. 世界三千:指世界上的事物很多。任所之:任凭所在之处。
  2. 林林何处不生悲:到处都是令人悲伤的事情。
  3. 一枝竹杖知难带:用一根竹杖来表示艰难。
  4. 万顷愁云依旧随:无边无际的愁云依然跟着他。
  5. 鼎湖:即鼎湖山,在今广东肇庆市北。传说秦始皇曾死于此地,故称鬼泣。
  6. 庾岭:在江西赣州市南,因晋庾亮居此而得名。
  7. 冰霜惯:形容对寒冷已经习惯。
  8. 莫畏寒边苦欲离:不要害怕寒冷的边区而想要离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世界三千任所之,林林何处不生悲”表现了诗人面对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时感到的一种无奈。他认识到世界上有很多事物需要他去面对,但同时也意识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时刻都充满了悲伤。这种悲观的情绪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深忧虑。
颔联“一枝竹杖知难带,万顷愁云依旧随”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用竹杖来表达生活的艰难,用愁云来比喻生活中的困扰和痛苦。这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使整首诗更加深刻和感人。
颈联“定上鼎湖新鬼泣,旋归庾岭小儿嬉”则描绘了诗人与亲人团聚的场景。他在鼎湖山为新鬼哭泣,而在庾岭又与孩子们嬉戏玩耍,这种对比展示了诗人在生活困境中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变化。
尾联“多年已是冰霜惯,莫畏寒边苦欲离”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态度和期望的总结。他认为他已经习惯了生活的艰辛和困难,不会因为寒冷而想要离开。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体现了诗人的勇气和决心。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态度。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