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从斯世问穷通,千载应知吾道东。
延龄共向蠹鱼窟,立命全归磨蝎宫。
不堪死地论生日,何意今人见古风。
异姓篪埙原匪偶,胚胎冰雪本来同。
【注释】
①苏筑:《庄子》中的“大禹治水”故事,传说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用以形容人勤苦操劳。
②延龄:指长寿。
③死地:这里指困境或灾难。论:讨论。生日:出生的日子,指生辰。
④异姓篪埙:指不同姓氏的兄弟。《诗经·小雅·常棣序》:“庶兄之孙曰遇,字子裘。庶弟之子曰御寇,字子木,皆在王室。”《毛诗·小雅·常棣》说:“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戚,靡有所终;兄弟要誓,言顾我后。”后因以“异姓篪埙”比喻同姓兄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怀人的七绝。作者感慨人生多舛,世事无常,抒发了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愤懑之情。
首句是全篇的纲领,也是全诗的中心。诗人慨叹自己一生坎坷,与大禹治水的事迹相比,都不如他那样勤劳操劳,那么千载之后,人们一定会知道作者的志向和理想,就像大禹的治水事业一样伟大。
第二句承接上句而来,进一步发挥议论。诗人认为大禹治水的成功,并不是靠问天问神求得的,而是他顺应自然规律的结果。而自己虽然遭遇艰难困厄,却能安守节操,坚持自己的理想,所以千载之后,人们一定会了解并肯定他。
第三句写自己的理想。诗人认为只有像大禹那样,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立下坚贞不渝的志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句写对古人的看法。诗人认为古人虽然有生有死,但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却是永恒的,因此后人看到古代的风俗民情,就会想到古人的理想,从而产生敬慕之情。
第五句写自己的身世。诗人感叹自己不能像古人那样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只能像蠹鱼、蝎子那样苟且偷生,但即使这样,也能在逆境中找到生存的价值。
第六句抒写对今人的批评。诗人认为那些今人见到古人留下的风物遗迹,就认为古人很伟大,其实不然,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古人的心志和精神。
最后一句写对古人的评价。诗人认为古人虽生于异姓之家,但他们的思想感情却很相似,都是纯洁高尚的品质。他们虽然有不同的出身背景,但都能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