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冰堪嚼佛堪烧,久矣无心问市朝。
骨冷自应投大漠,月明犹故照今宵。
苏卿杖节宁终海,韩子留衣尚在潮。
沟洫未填吾与若,空荒天地可寥寥。
【注释】
坚冰堪嚼——比喻佛经难读。佛,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
大漠:沙漠。
今宵:今天晚上。
苏卿杖节宁终海——指汉代苏武持节出使匈奴,被留北地十九年,后终于归汉。
韩子(子:对人的尊称)留衣尚在潮——指汉代韩安国的“遗金赠衣”故事,他为张汤所诬而受刑,狱吏给他衣服穿,他只穿上朝服,并留金以赠。
沟洫(shù):田间水渠。
吾与若:我与你。
空荒天地可寥寥——指天地间没有东西了,非常空旷寂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左公逝世后写的两首悼亡诗。左公即左光斗,字伯温,号卓野道人。明末著名思想家、东林党领导人之一。公元1625年冬左光斗遇害后,诗人写下此诗哀悼。
首句“坚冰堪嚼佛堪烧”,是说佛教经典难读如坚冰,但像佛祖当年那样,能经得起严寒折磨;也说僧人修行刻苦,像火烧一般坚忍。
次句“久矣无心问市朝”,是说由于心性坚忍,所以不再关注世俗纷争,对朝廷的腐败也不关心。
三、四句“骨冷自应投大漠,月明犹故照今宵。”意思是说僧人修行得道,骨清气高,自然会到边远荒凉地区去修行,那里环境艰苦,但更能磨砺自己的意志和品格;而月亮明亮,照常照亮黑夜,表示自己虽身处乱世也能坚守信念。
五、六句“苏卿杖节宁终海,韩子留衣尚在潮。”意思是说苏武持节出使匈奴,被留北地十九年之后,仍然不改其志,最后归汉;韩安国因直言得罪张汤而被囚禁在监狱里,但狱吏给他的衣服只有上朝穿的礼服,他却留下衣服赠给狱吏,表示不计较个人得失。
七、八句“沟洫未填吾与若,空荒天地可寥寥。”意思是说现在天下已经没有地方可以填平了,我们只能像古人那样,面对空荡无物的大地,感叹苍茫寂寞。
这首诗语言简练朴素,表达了作者对左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表现了作者坚韧不拔、刚直不阿的人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