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随花雨即分裾,共效杨岐力有馀。
一夜几深塞下雪,十年才接岭南书。
菩提坛下心难了,苛子林中月久疏。
闻道琼崖鞋踏破,不将沉水寄荒居。
诗句原文:
曾随花雨即分裾,共效杨岐力有馀。
一夜几深塞下雪,十年才接岭南书。
菩提坛下心难了,苛子林中月久疏。
闻道琼崖鞋踏破,不将沉水寄荒居。
注释:
- 曾随:曾经跟随。花雨:比喻春天的细雨,常与花相关连。即分裾:立即离别。
- 力有馀:力量有余,形容非常努力。
- 一夜:一个晚上。几深:多次深入。塞下:边疆地区。
- 菩提:佛教用语,指智慧。坛下:寺庙里。心难了:心里难以平静。
- 苛子:一种树木,这里指苛子林。月久疏:月亮长久而稀少。
- 琼崖:指海南岛。鞋踏破:鞋子被踩破了。沉水:一种药材,这里指泡制药材用的水。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末诗人释函可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岁月变迁的感受。诗中通过描绘四季景象和个人经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首句“曾随花雨即分裾”描绘了两人曾经亲密无间,但因某种原因不得不告别的情景,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第二句“共效杨岐力有馀”则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仍能保持坚强和努力的态度。接下来的两句“一夜几深塞下雪,十年才接岭南书”,则通过描述冬夜和漫长的等待,表达了对友人书信的期盼和对重逢的渴望。最后两句“菩提坛下心难了,苛子林中月久疏”则通过描绘佛教圣地和孤独的夜晚,表达了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