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帽荷锄自辟莱,把茆小筑近城隈。
木天分取遮遗卵,藜火还将爇死灰。
大雪齐腰仍蠹简,西风开口共残杯。
棋枰诗草留馀隙,好待孤云出岫来。

【注释】

木公:即苏轼,因号东坡居士、东坡道人等。新斋:新建成的书房。

布帽荷锄(hé chú):指苏轼自种蔬菜,自己动手做饭。布帽:用棉布做成的帽子,是当时贫寒读书人的装束。荷锄:扛锄头,意指亲自劳动。

把茆(máo máo):用茅草盖的简陋房舍。

木天:指屋檐。

藜火:用野生植物的茎叶做的灯芯,点燃用来取暖或照明。藜:一种野生草本植物。

齐腰(qí yāo):满地都是。

蠹简:蛀虫咬坏的书简。

出岫(yóu xiù):形容山峰从云中露出。

【赏析】

此诗为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其自题书房之事而作。诗中描绘了苏轼亲自耕作、劳作的情景,以及他对于学问和生活的态度。

首句“木公新斋成题寄”,点明这是苏轼为他的书房所写。新斋,指的是新建的书房。苏轼在此书房中度过了很多年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

次句“布帽荷锄自辟莱”,描绘了苏轼亲手种植蔬菜的场景。他用布帽遮阳,用锄头耕作土地,亲手开辟菜园子。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接着第三句“把茆小筑近城隈”,描述了苏轼在书房附近建造的茅草屋。这个小茅屋虽然简陋,但与城市的距离却很近。这说明苏轼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第四句“木天分取遮遗卵,藜火还将爇死灰”,则进一步描绘了苏轼的生活场景。这里的“木天”是指屋檐。苏轼利用屋檐遮挡雨水,保护书籍不受潮湿。而“藜火”则是用野草做燃料点亮灯火。这些细节都反映了苏轼对于生活的细致入微的关注。

最后四句:“大雪齐腰仍蠹简,西风开口共残杯”,则是苏轼对生活的态度的生动写照。面对大雪覆盖大地,苏轼并没有被困境所吓倒;相反,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读书和写作。同时,他也懂得享受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最后一句“棋枰诗草留馀隙,好待孤云出岫来”,更是表达了苏轼对于未来的乐观态度。他认为,尽管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之处,但只要我们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态,就一定能够迎来美好的未来。

这首诗通过对苏轼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