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月黑漏迟迟,正是同君永别时。
残药已抛馀宿火,孤灯还照旧题诗。
雁群入雾行应断,鹤子无阴和更悲。
我欲吞声吞不得,杜鹃啼彻海东涯。

”`

哭左吏部大来八首(其一)

三更月黑漏迟迟,正是同君永别时。
残药已抛馀宿火,孤灯还照旧题诗。
雁群入雾行应断,鹤子无阴和更悲。
我欲吞声吞不得,杜鹃啼彻海东涯。

注释

  1. 三更:深夜。
  2. 月黑:夜色昏暗。
  3. 漏迟:计时的漏壶滴答声迟缓,形容夜已很深。
  4. 同君:与您一起。
  5. 永别:永远的离别。
  6. 残药:未完全使用的药。
  7. 宿火:残留的燃烧物。
  8. 孤灯:孤单的灯火,指昏黄的灯光。
  9. 雁群:大雁飞行时形成的群体。
  10. 雾:云雾。
  11. 鹤子:仙鹤之子,这里比喻孤独的人。
  12. 无阴:没有遮蔽。
  13.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是一种叫声类似“不如归去”的鸟类。
  14. 海东涯:大海的东侧边陲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三更月黑漏迟迟,正是同君永别时”以深夜时分和月亮的暗淡作为背景,表达了两人即将永别的凄凉景象。接下来,“残药已抛馀宿火,孤灯还照旧题诗”则反映了诗人不舍的情绪,尽管药物已经消耗殆尽,但留下的余火还在闪烁;而昔日的灯火依旧,映照出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思念。

第三四句“雁群入雾行应断,鹤子无阴和更悲”通过大雁和仙鹤的象征,进一步衬托了诗人的孤独和哀伤。最后两句“我欲吞声吞不得,杜鹃啼彻海东涯”以杜鹃鸟的鸣叫声结束全诗,这种凄厉的啼叫象征着诗人无法抑制的悲伤和绝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和人物情感的抒发,成功地传达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境。

此诗不仅是对友情的一次告别,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通过简洁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使读者在感动之余,也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短暂。

翻译
In the deep of night, the moon obscures the stars and the hour drags on; it’s the moment of our parting as we bid farewell to each other.
The remnants of old medicine remain untouched by time, yet the lamplight from the past burns still, illuminating old verses.
Witnessing the flight of birds into fog, their journey seems to end, but your presence remains in my heart, bringing sorrow.
I yearn to suppress the sound, yet it comes out uncontrollably, as cuckoos call from across the sea.

译文
深夜时分,月光黯淡,星星隐没,这是我们诀别的时刻。
残余的旧药未被服用,而旧日的灯光仍然照亮着那些陈旧的文字。
大雁飞入雾中,仿佛要中断前行,但你的陪伴依然留在我的心中,带来无尽的忧伤。
我本想压抑住自己的哽咽,但最终还是说出了声音,如同杜鹃鸟的啼叫穿越大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它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痛苦和不舍。通过细腻的心理活动和生动的自然描写,诗人将内心的悲痛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最后一句“我欲吞声吞不得,杜鹃啼彻海东涯”,更是将诗人那种既想抑制又无法抑制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