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鱼夜到鸭江滨,先代弓裘不可论。
骨肉尽凋馀两弟,诗书能复让他人。
须知佛法无多子,那见儒冠定误身。
但自莫惭世出世,临风三嘱泪犹频。

得九成弟书

双鱼夜到鸭江滨,先代弓裘不可论。

骨肉尽凋馀两弟,诗书能复让他人。

须知佛法无多子,那见儒冠定误身。

但自莫惭世出世,临风三嘱泪犹频。

注释:

得九成弟书:收到九成哥哥的书信。

双鱼夜到鸭江滨:指书信在夜里到达鸭江边。

先代弓裘:古代的弓箭和皮衣是贵族的象征。

馀两弟:其他两个弟弟。

诗书能复让他人:意思是说诗书可以传给他人。

佛法无多子:佛教认为众生都有佛性,不必通过修行就能成佛。

那见儒冠定误身:意思是说儒家的帽子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世间出世间:佛教中的两种基本概念。

临风三嘱: 指在秋风中对弟弟们三次嘱咐。

赏析:

这首诗是李翱写给他的侄子九成的一封信。信中提到了家族的情况、自己的感受以及对于佛法和儒教的看法。

首句“双鱼夜到鸭江滨”形象地描述了信件的到来,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次句“先代弓裘不可论”则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感慨,暗示着家族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接着,第三句“骨肉尽凋馀两弟”则是诗人对于家中兄弟命运的忧虑和同情,表现出他对家人的关心和牵挂。

第四句“诗书能复让他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的看法,他认为诗书是可以传给他人的,不需要过于执着于自己。第五句“佛法无多子”则是他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认为佛教并不需要过多的信徒来证明其存在。最后一句“世间出世间”则是他对于佛教和儒家思想的看法,他认为两者各有其价值,不应偏废。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于家族、生活、信仰的思考,展现了他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