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山偏不喜看山,雪尽披衣偶启关。
为有甚因千壑苦,如何顿老一朝颜。
忽思振策随云去,才欲过桥又独还。
书报故人无一好,道心客梦已全删。

诗句释义:

  1. 居山偏不喜看山:居住在深山之中,反而不喜欢去欣赏山景。这里的“居山”可能是指诗人隐居在山林之中,而“喜看山”则表达了他对山的热爱和向往。

  2. 雪尽披衣偶启关:随着雪后的消融,诗人脱下外衣,偶然打开了门扉。这里的“雪尽”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可能是初春或冬末;“披衣”则是为了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

  3. 为有甚因千壑苦:因为有什么特殊的缘由,使得山谷间充满了艰辛。这里的“千壑”象征着深广的山谷,而“苦”则形容了这些山谷给人带来的艰难困苦。

  4. 如何顿老一朝颜:岁月不饶人,突然之间,容颜衰老。这里的“顿老”表达了时间的迅速流逝,而“一朝”则强调了这种变化来得突然。

  5. 忽思振策随云去:忽然想起,想要振翅高飞,随风而去。这里的“振策”表示骑马,象征着自由或追求;“云去”则意味着摆脱束缚,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6. 才欲过桥又独还:刚想要过桥,却又独自返回。这里的“过桥”象征了某种过渡或改变;而“独还”则表达了内心的挣扎或不舍。

  7. 书报故人无一好:书信传来,告诉故人没有什么好消息。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老朋友或亲人;“无一好”则表示失望、沮丧。

  8. 道心客梦已全删:修行的心志已经全部删除,不再受世俗的影响。这里的“道心”可能是指修行者内心的坚定和清净;“客梦”则指世俗的诱惑和干扰。


译文:

居山偏不喜观山,雪消披衣启关山。
为有千壑苦艰辛,如何顿老一日颜。
忽思振策随云去,才欲过桥又独还。
书报故人无一好,道心客梦已全捐。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在雪后登山时的复杂情感。首句表明他并不特别喜欢观赏山景,而是更偏爱隐居生活;第二句描述了随着积雪融化,他偶然地打开了门扉,这反映了他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随意态度。接下来的四句,通过描绘山谷中的艰辛和岁月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诗人突然萌生了一种冲动,想要追随自然的云彩而去,但在即将跨过桥梁时又感到犹豫和不舍。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即使收到来自故人的书信,也没有得到什么好消息,但依然坚持自己的修行心志,不被世俗所动摇。整首诗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修行者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