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飘数点着衣轻,冷入匡床梦不成。
想尔独吟支瘦骨,无人直下到深更。
忽疑近户看无迹,自起吹灯听有声。
只此朋情浑莫柰,乡心又逐晓钟生。
【注释】
和心公:即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宋仁宗时进士。雪中见怀韵:指李之仪的一首诗《夜雪寄正叔》,诗中有“独坐支离瘦骨寒”之句,是写他当时在大雪中苦寒独坐,感到形孤影单。匡床:古时用竹篾编成的一种床架,可以折叠。想尔、独吟、支瘦骨:指李之仪自己的处境。支:撑着。
无迹:踪迹全无。
忽疑:忽然怀疑。近户:走近门。
莫奈:无可奈何,无法可施。
乡心: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晓钟:早晨的钟声。
【译文】
初飘数点雪花落在身上,冷得我几乎不能起床。想你一个人独自吟诗,支撑着身体瘦弱的骨架。你走到屋檐下没有一点痕迹,又自己起来吹灭灯烛听那声音。我们之间的朋友情义真令人难以忍受,家乡的思念又随着早晨的钟声而增长。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大雪中偶遇友人李之仪的一首酬赠之作,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惦念以及自己的孤独之感。
首句以雪喻人,将雪比作人,这是古人常用的手法,但此诗却别有新意。它不直接说雪落在人身上,而是从感觉入手,用“着衣轻”来写雪的寒冷。接着又由人及物,用“冷入”二字来描绘雪花扑打在身上的情景。一个“冷”字把雪的特征和人的体感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夜晚景象。这两句是全篇的开头。
颔联是写诗人与友人的交往。上句写诗人因雪景而失眠,下句写诗人因想念友人而彻夜难眠。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深意。诗人因为雪夜难眠而想起友人,又因为友人的缺席而更加感到孤单寂寞,这种感情表达得委婉曲折,含蓄蕴藉。
颈联紧承上句而来。诗人突然想到,自己刚才还听到屋檐下有声音,原来是友人走来了。然而当他走近门去一看,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原来只是自己的幻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困惑,既想见到友人,却又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表现出诗人的忐忑不安和疑虑重重的心情。
尾联写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和牵挂之情。虽然诗人已经离开家乡多年,但每当听到晨钟暮鼓的声音,就会想起远方的友人,从而产生思乡之情。这种感情是真挚的,也是感人的,让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含蓄。通过对雪天夜深的描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牵挂的情感。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