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锡香岩望又虚,柏林回忆侍巾初。
雁翎各散予偏远,狮乳同餐尔自馀。
五石城边音寂寂,万松坪下步徐徐。
会须连袂依霜鬓,未必罗浮剩旧庐。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恭和栖贤法兄奉怀本师老人韵时所创作的。恭和,是臣子对皇帝的称谓,此处指作者对友人的敬称。栖贤法兄,即栖贤法师,法名道安,字僧潜。这首诗是作者在恭和栖贤法师奉怀本师老人韵时所作。“双锡”,是佛教语,指佛门中的二圣。香岩,指香山寺。“柏林”,是佛门中的一种说法。“侍巾”,即侍者。“雁翎”,“狮乳”是佛教语,分别指袈裟、佛经。“五石”,是佛教语,指五台山。“罗浮”,是佛教语,指南海。

【译文】

香岩寺的双锡佛像又空无一人了,回忆当年我在佛门中当侍者的情形。

雁翎般的袈裟飘散到我遥远的家乡,狮子一样的佛法同你共享。

五台山上的钟声寂静,万松坪下步行缓行。

我们一定会手拉着手,一起依偎着那霜白的头发,未必我的旧庐就只剩下罗浮了。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协调,音调流畅,朗朗上口,读来顺口悦耳。

首联:诗人遥望香岩寺内双锡佛像,双锡是佛教的两尊佛像,代表佛陀的左右二弟子。香岩寺为唐代著名寺庙之一,是唐代帝王祭祀佛教的重要场所。诗人站在香岩寺前望着双瑞的雕像,内心充满了感慨与敬仰之情。

颔联:诗人回忆起自己当初侍于佛门的经历,那时他身着一袭白色的袈裟,像一只大雁那样飞翔,他手持一本经书,像一只雄壮的狮子一样咆哮。这两句诗通过比喻,把诗人的亲身经历描绘得栩栩如生。

颈联:诗人看到万寿寺周围的景致,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万寿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岭南地区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而诗人此时身处此地,却只能远隔万里,不能与朋友共度时光,只能独自行走在万寿寺的山路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诗人希望与友人一起手拉手,依偎着那白发苍苍的老人一同前行,表达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