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菊花曾有约,今年不待菊花开。
予先渡水凭鞍立,尔自冲风带帽来。
旷野逢人偏问姓,残阳投寺且擎杯。
此是山行第一日,钟声佛火共徘徊。

【注释】

去岁:去年。

菊花:指菊花盛开的季节。

渡水:过河。凭鞍立:骑马立于马鞍之上。冲风带帽来:顶着大风前来。

旷野:空旷的原野。逢人:遇见行人。偏问姓:故意询问姓名。

残阳:落日。投寺:投进寺庙。且擎杯:并且举杯饮酒。

此是:这是。山行:登山旅行。第一日:第一天的行程。钟声佛火:寺院中敲钟、燃香、点烛等宗教仪式的声音和火光。

【译文】

去年秋天,我们曾在山前相约同游;今年秋菊不开花,我们便不再相期了。

我先骑马渡过溪流,站在马鞍上远眺;你则顶风冒雪而来,身披斗篷。

在空旷的原野里,我遇见路人便要问问他的姓氏;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就进了寺里,一边喝着酒一边赏玩着寺里的钟鼓和灯火。

这是我们第一次登山旅行,一路上听钟鸣、看佛光、望烽火,心情十分愉快。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作者与好友同游千顶(即千佛山)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首句“去岁菊花曾有约”,说明两人去年已经约定好要一同游览千顶,但是今年却没有兑现。次句“今年不待菊花开”,表明这次相聚是因为有别的原因,并非因菊花不开而取消。“予先渡水凭鞍立,尔自冲风带帽来”写自己先渡河,然后骑在马上站立;他则冒着风雪来。第三句“旷野逢人偏问姓,残阳投寺且擎杯”,写在旷野中遇到的人,总是要问一问对方的姓氏;到了夕阳西下时,就在寺庙里喝酒赏景。最后两句“此是山行第一日,钟声佛火共徘徊”,是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一起登千顶,一路上听到寺院里传出的钟声、香烟和灯火,感到十分惬意。整首小诗写得自然流畅,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