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冢前朝草木凄,灯前雪底泣孤儿。
良弓久没箕同尽,华表空留鹤尚羁。
大节已昭悬日月,千秋不朽属文辞。
遥知定有人来过,系马松根读旧碑。
【诗句释义】
- “高冢”:高大的坟墓,代指皇帝。“先文恪神道碑”:指唐文宗时所立的神道碑,刻有唐宣宗神道的功德和遗训,是唐文宗追念先父文宗而作的颂词,称为“文恪”。
- “泣孤儿”:哭泣的孩子。“良弓久没箕同尽”:良弓久藏,无人问津(比喻好的品德或才能长期得不到重视或施展)。“华表空留鹤尚羁”:华表上的鹤已被驯服,但仍像被囚禁一样。“大节已昭悬日月”:大节已经昭示于天下,悬挂在日月之上,形容其影响深远。“千秋不朽属文辞”:千秋万代都不会消失,都归功于文章(这里指神道碑文)。“遥知定有人来过”:知道一定会有后来人前来凭吊。“系马松根读旧碑”:骑马来到松树根部,阅读旧碑文。
- “先文恪神道碑”:唐文宗神道碑,为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
- “良弓久没箕同尽”:指好人才被埋没,没有被发现(比喻好的品德或才能长期得不到重视或施展)。“华表空留鹤尚羁”:象征好人才被囚笼般地束缚着,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比喻好的品德或才能长期得不到重视或施展)。“大节已昭悬日月”:大节已经昭示于天下,悬挂在日月之上(形容其影响深远)。“千秋不朽属文辞”:千秋万代都不会消失,都归功于文章(这里指神道碑文)。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先文恪神道碑文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后辈才俊的期待和关注。诗人认为,好人才应当得到重用和发挥,而不是被埋没。同时,诗人也希望后人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前人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