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垂白发坐凄凄,尽日空山听鸟啼。
笑指岩松高百尺,入山时节与肩齐。
【注释】
垂垂白发:形容头发已白。
凄凄:凄凉、哀伤的样子。
笑指:用手指着。
岩松高百尺:指山上的岩石松树,其高可望百尺,这里比喻自己虽已入山,但与世相去甚远。
【赏析】
首句写诗人入山后的情景。“垂垂”二字,点明年岁已高。“白发”二字,又暗示着岁月之长。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深沉的感慨。诗人入山后,每日里只能坐在空寂的山林中,听着鸟儿的啼鸣,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这种宁静的生活中,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一生。他感叹自己已经年老体衰,而山林之中却还有如此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种对比之下,让诗人感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
次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入山后的生活。他坐在山中,聆听着鸟儿的啼鸣声。这些鸟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让人心生愉悦。然而,在这美妙的音乐中,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寂寞与孤独。这种孤独并非来自于他人,而是来自于他自己内心的空虚与迷茫。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究竟应该向何处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追求什么。这种迷茫与困惑让他感到十分痛苦。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用手指着那棵高达百尺的岩石松树,说道:“你看这棵岩石松树,它的高度竟然与我入山时的年龄相当。”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更是一种自我安慰与解脱的方式。他认为,既然他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就应该接受这样的现实。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一种豁达态度。他不再追求名利权位,而是选择了回归自然,享受生活。这种态度既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也展现了他的豁达胸怀。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老者在空寂的山林中的生活情景。他虽然身处其中,但却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迷茫。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信念与追求。相反,他选择接受现实,并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这种心态不仅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