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水古来称大圣,栖栖卒岁亦何为。
深山一段孤寒乐,不到深山总不知。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蔬水古来称大圣,栖栖卒岁亦何为
释函可 明
莫言山里绝无朋,渐住云间几处僧。八岁沙弥头带笠,驱牛一直上高层。
端坐泥床何所为,雪晴日影上高枝。山麋
九十老僧被破衣,独行镇日敞荆扉。遥看扶杖从桥过,知是河东乞食归。
铜炉岂必施家铸,木几中央照眼辉。
住山须带住山骨,山骨山情自合宜。世间多少英雄汉,纵到深山也不知。
译文:
- 在金塔山居住的僧侣们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没有世俗的贪欲和追求,只是默默地修行。其中的一位年仅八岁的小沙弥,头上戴着竹笠,正在驱使一头牛向山上走去。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 那些居住在金塔山中的僧人,他们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却过得非常满足。他们每天坐在泥制的地板上,没有任何烦恼和忧虑。即使是雪天晴后,阳光照射在他们的影子上,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宁静和安详。
- 一位九十岁的老僧,穿着破旧的衣服,独自行走在山中,他的步伐坚定而从容。当他路过一座桥梁时,我远远地看到他拄着拐杖走了过来,他是一位从其他地方回来乞讨食物的僧人。
- 在金塔山中,有一种叫做铜炉的器物,它并不是由家庭制作的。而是用木头制作的桌子中央照亮了周围。这种器物的制作方式让我感到好奇,我想了解它的来历和制作过程。
- 住山的人必须带着一种住在山上的精神和骨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山中的环境和氛围。而世界上有许多英雄豪杰,尽管他们生活在深山之中,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