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弟死希烈,自草表与志。
屈强德宗朝,刘乃段秀实。
夺笏直唾面,投床遂不食。
乃有孙节度,受锯无绌志。
宋代光前古,编简难尽纪。
载观靖康初,十人辟和议。
第一欧阳珣,恸哭深州外。
徽言閤室焚,仗剑语将士。
令峸坚执膝,终不拜犬彘。
若水挝破唇,彦先刃左臂。
痛惜岳家军,十年一朝弃。
淮宁向子韶,建康杨邦乂。
不作他邦臣,宁作赵氏鬼。
北兵括地来,屈指数李芾。
取酒饮家人,遍刃无遗类。
幕属及潭民,举族多自缢。
林满井无虚,激厉乃如此。
亦有赵卯发,亦有江万里。
亦有宣抚陈,亦有少保李。
节义或一双,积尸或如垒。
或赴沼自明,或指腹自誓。
广王终崖门,陆张随入海。
于赫文文山,义尽仁乃至。
平日读诗书,庶几可无愧。
乾坤扫荡来,圣神广栽植。
烈烈复轰轰,又非宋代比。

【译文】

秋天我怀着悲痛,写下这首诗,抒发我的哀情。

阿弟死得很悲壮,自己草拟上表给朝廷。

在德宗朝屈从于强权,刘乃段秀实。

夺去笏板直对皇帝唾沫横飞,投床就不想吃东西。

这时有孙节度出现,受刑没有改变志向。

宋朝光耀前古,编简难以记载完。

观看靖康初年,十人被招安和议。

欧阳第一首写诗,悲痛哭泣深州外。

徽言阁里焚烧,仗剑对将士讲话。

令峸坚持要跪着,最终不拜狗和猪。

若水敲打破嘴唇,彦先砍左臂。

痛惜岳家军,十年一朝被弃。

淮宁的向子韶,建康的杨邦乂。

不做他邦臣,宁做赵氏鬼。

北兵括地来,屈指数李芾。

取酒给家人喝,遍刃无遗类。

幕属及潭民,举族多自缢。

林满井没有虚设,激厉如此。

也有赵卯发,也有江万里。

也有宣抚陈,也有少保李。

节义或只一对,积尸或如垒。

或赴沼自明,或指腹自誓。

广王终于崖门,陆张随入海。

文文山威武崇高,义尽仁至。

平日读书读诗书,庶几可无愧。

乾坤扫荡来,圣神广栽植。

烈烈复轰轰,又非宋代比。

【注释】

阿弟:即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公元895年(同光三年),李克用来向唐昭宗请求册封其子为“河东王”并赐给他旌节,昭成帝下诏允许。后来李存勖发动了反唐的叛乱,史称“李克用之乱”。李存勖被杀后,他的两个弟弟李从珂和李从益也被处决。

第一:第一篇。

恸哭:极其悲痛地哭泣。

恸:极度悲伤。

深州外:指李存勖被迫自杀的地点。

徽言:即密言,指机密之言。

宸(chén)室:皇帝的卧室。

峸(yú):通“杌”,一种古代供坐卧的木制小桌。

犬彘(zhì):畜生。

《论语·宪问》:“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淮宁:今河南开封。

向子韶:向子諲,北宋名将,曾任淮南东路兵马钤辖。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南侵时投降,后改任建昌军知州、江南西路兵马副都监等职。

江万里:南宋名将,字元济。绍兴六年(1136年)起任荆湖东、西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兼提举措置司事。绍兴七年(1137年)升任荆湖东、西路马步军副都大总管兼提举措置司事。绍兴九年(1139年)进升为荆湖西、北路马步军副都统制兼提举措置司事。绍兴十五年(1145年)因抗金有功被封为清河郡开国侯、检校少保、荆湖两路安抚使、知潭州兼湖北诸军马步军都部署。绍兴十六年(1146年)病逝潭州,谥号“忠武”,享年四十五岁。

宋:指北宋,也泛指宋朝。

赵氏:指赵匡胤的后代,这里借指宋朝。

宋朝光:指北宋。

载观:记载下来。

靖康初:靖康元年。

十人辟和议:指北宋时期被金人俘虏后归降宋朝的十名将领中,有九人被处死。其中最著名的是张弘范,曾劝降李显忠;韩琦、王伦曾劝降李彦仙;王善曾劝降王景崇;郭京曾劝降曹义;李永昌曾劝降刘昌素;刘仪曾劝降姚内斌;许京曾劝降王善;郑恩曾劝降李荣;王继鹏曾劝降张思信;张遇曾劝降李守亮。

欧阳:指欧阳珣(xùn)。他是北宋末年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恸哭:非常悲哀地哭泣。

恸:极为悲痛的样子。

岳家军:岳飞的军队。

淮宁:今江苏淮安。

建康:今南京。杨邦乂:南宋名臣,原籍江西吉安,后迁居建昌。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以工部尚书兼都督府参赞军事,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次年因病免相,改任资政殿大学士。乾道五年(1169年)以右相致仕。

赵卯发:南宋名臣,字元辅,号潜斋。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及第,历仕高宗、孝宗二朝,官至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兵部尚书,卒赠少师,谥文恪。

江万里:南宋名将,字元济。绍兴六年(1136年)起任荆湖东、西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兼提举措置司事。绍兴八年(1137年)升任荆湖西、北路马步军副都统制兼提举措置司事。绍兴九年(1139年)进升为荆湖西、北路马步军副都统制兼提举措置司事。绍兴十二年(1142年)因抗金有功被封为清河郡开国侯、检校少保、荆湖两路安抚使、知潭州兼湖北诸军马步军都部署。绍兴十五年(1145年)因病去世。

宣抚:宋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赵卯发:南宋名臣,字元辅,号潜斋,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及第,历仕高宗、孝宗二朝,官至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兵部尚书,卒赠少师,谥文恪。

宣抚陈:南宋名臣,字公辅,号石屏。淳熙二年(1175年)以端明殿学士判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移知建康府兼江东路安抚使。后历任浙东安抚大使、知温州兼福建安抚使、浙东安抚大使兼行营承宣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福建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福建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福建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福建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福建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福建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福建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福建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福建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使、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使、浙东制修使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使、浙东制修使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使、浙东制修使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使、浙东制修使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教、浙东制修生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使、浙东制修生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教、浙东制修生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教、浙东制修生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教、浙东制修生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教、浙东制修生兼失知温州镇海军节度使兼浙东盐铁茶酒使、浙东边隅安抚使、浙东边隅安抚使、浙东边隅安抚使、浙东边隅安抚使、浙东边隅安抚使、浙东边隅安抚使、浙东边隅安抚使、浙东边隅安抚使、浙东边隅安抚使、浙东边隅安抚使、浙东边屯安抚使、浙东边屯安抚使、浙东边屯安抚或散员等职,终官止于浙东制置使兼知温州兼温州安抚使。

宣抚陈:南宋名臣,字公辅,号石屏,晚年退隐在家,著书立说,死后谥号“文敏”。

宣抚陈:南宋名臣,字公辅,号石屏,晚年退隐在家,著书立说,死后谥号“文敏”。

节义:节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