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不与蝶期,花发蝶自痴。
世不与人期,而人自干之。
遇物苟无心,纷然无是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七言绝句,共三句,每句七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第一句:花不与蝶期,花发蝶自痴。
释义:花朵没有等待蝴蝶来访问,当花朵盛开时,蝴蝶自己却显得非常痴迷。
注释:这里的“花”指的是自然界中的花朵,而“蝶”则指蝴蝶。诗句通过花与蝶的关系,暗示了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和节奏,不会因为外部因素而改变。
第二句:世不与人期,而人自干之。
释义:世界并不与人约定什么时间到来,然而人们却自己追求它。
注释:这里“世”指的是世界或者世间的一切。诗句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哲理,即世界并不会主动地给予我们想要的东西,而是我们自己去争取、去奋斗。
第三句:遇物苟无心,纷然无是非。
释义:遇到事物时若只是无心,那么纷扰的世界就没有是非之分。
注释:这句诗强调的是内心的平和与淡泊,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才能看清世界的本真,分辨是非。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喻,寓意深远。首句“花不与蝶期”,比喻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和节奏,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改变。第二句“世不与人期”,则是对人的一种警示,告诉我们不要过于执着于追求某些东西,因为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约定。第三句“遇物苟无心”,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幅描绘人生哲理的画卷。